第(1/3)頁 當然,童太師屬于藝術化加工…… 他的這次渡河之戰無論從哪方面講,其實都是以失敗告終。 哪怕橋頭的這場血戰本質上也不過是被人家追打,再加上王躍堵了橋,走投無路之下的拼死抵抗而已。 宋軍損失也遠超遼軍。 因為之前劉延慶還在北岸扔下了五百多具尸體和兩百俘虜。 偷襲敵人不成反被敵人偷襲,陣亡五百給人家造成的傷亡也就一百,潰逃過程中還淹死好幾個,最終這些潰兵在北岸又以陣亡三百,換來了敵軍陣亡也是三百,最終合計宋軍陣亡八百,遼軍陣亡不足四百。 還是失敗者。 不過這只是小事,別說還有這三百遼軍死尸和一百俘虜,就是沒有這些,童太師也會在奏折上反敗為勝的,再有這些證據,那就是絕對的大捷了,殲敵三千俘敵一百,這不算大捷什么算大捷?別說是這時候,就是換成太宗時候這樣的戰績也能稱得上一場大捷了,想來奏折送到開封后,會讓大畫家感受到來自高粱河車神的洪荒之力。 “太師老爺,這就是那契丹婆娘的意思。” 完成此行任務的王躍把金帶遞給童貫說道。 “契丹婆娘?” 童貫忍不住一笑。 隨即他明白了王躍說的是誰,然后拿著金帶表情頗有些唏噓,估計想起當年出使遼國的往事,現在這腰帶以這種方式重新出現在他面前,這還是難免有些讓他感嘆世事無常。 他又回來了。 那個當年出使遼國,陪著笑臉給耶律淳送禮的童貫又回來了。 只不過這一次,他是以征服者身份,帶著十幾萬大軍,帶著榮耀與輝煌居高臨下地回來了。 話說這王躍真是他的福星啊! “以后跟著馬子充多多學些,莫要如此粗俗,好歹你也是為官之人,以后還大有前途,再如此粗俗豈不是惹人笑話。” 他說道。 “回太師老爺,俺學了,俺還請那個張瑴給俺取了個字,叫子奮。” 王躍忙一臉認真地說道。 “對,正該如此,你這生性淳樸,但卻也算靈通,今日之事老夫了然,若非你冒死堵住橋,恐怕已經不可收拾,說起來也是你挽救了危局,這封賞是少不了你的。” 童貫說道。 他當然清楚自己手下士兵的節操。 一幫潰兵能打出這樣的大捷,說白了還不就是無路可逃? 若不是王躍堵死了橋,這時候耶律大石早就過河了,說不定連他那邊都有可能被沖垮,今天真的全靠了王躍當機立斷,硬生生把這些潰兵逼到不得不拼死一搏的絕路上才力挽狂瀾。 “俺不在乎封賞,能幫太師老爺就行,再說這也是因俺而起,要不是俺去砍那個耶律大石一斧子,也不至于壞了太師老爺的大事,說來還是俺魯莽了,俺就想著這人如此可恨,要是一斧子砍死也就清凈了,卻不想讓他逃過一劫。之后想給太師老爺送信,可那個契丹女人死盯著不放,俺睡覺她都在一旁盯著,直到進了城才得著機會,只是已經來不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