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北方也一樣。 很快就是宣和北方大暴動了。 張萬仙,張迪,賈進,高托山,武胡,李太,徐進…… 從后年也就是宣和六年開始,整個河北,山東無數造反的蜂擁而起,然后再到靖康之變,這些亂七八糟的官方定義盜賊們,又紛紛轉向了抗金。 和明末也差不多。 順風的船隊當天傍晚到達饒陽,第二天從滹沱河走一條連接水道進唐河,到他們從開封啟程十三天后,也就是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到達順安軍,這里也就是高陽關,再向前就是邊吳泊的沼澤。不過實際上仍然可以向前,這條水運線一直到最前沿,然后接入另外一條線,也就是沿著黃河直接向北到滄州,然后轉入南易河向西的水運線。 整個北方前線基本上都能用水運連接。 畢竟大宋朝經營這道防線已經一百多年,所有能想到的都做了,包括雄霸之間的地下通道。 可惜,再好的防線終究得人來守。 高陽關碼頭。 旌旗獵獵,鼓樂齊鳴。 “這個老頭是誰?” 王躍指著人山人海的岸邊,一個正面帶微笑,看著童貫登岸的老者,這個人同樣也穿著紫袍,頭上戴著平腳硬幞頭,也就是大宋那造型別致的官帽,看起來得六十大多,反正比童貫年紀大。 “種師道,保靜軍節度使,宣撫司都統制。” 劉錡說道。 “這個呢?” 王躍指著種師道身邊一個略微年輕些,但實際上也得六十的老頭。 此時童貫已經登岸,這些前來迎接的文武官員都在行禮,他們的船因為等級太低必須得等著,別看他們都是這郎那郎,甚至還有劉錡這樣的,但實際上在這支巡邊大軍里面就是三條雜魚,這種大場合在一邊看著就行。 “他弟弟種師中。” 馬擴說道。 倆老頭也算是老趙家的忠臣了。 “那這個呢,話說這個家伙無恥的嘴臉很有幾分我的風采。” 王躍指著一個激動地就像見了親爹一樣,拉著童貫卑躬屈膝就差跪下了的,這個也是紫的,不過年紀要輕一些,看著也就五十出頭,身邊還跟著兩個年輕的應該是子侄,直接就給童貫跪下了,估計要不是人太多,都能喊一聲爺爺,這無恥嘴臉的確很有他的風采。 “劉延慶父子,劉延慶,劉光國,劉光世。” 劉錡說道。 我大宋中興名將啊! “這個不輸劉延慶!” 王躍指著另一個正奮力擠向前的說道。 “辛興宗。” 回答他的是武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