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96年5月5日。 截止到今天,《羅拉快跑》已經在北美院線上線滿一個月時間,累計票房為1537.5萬美元。雖然北美的院線電影,在90年代基本上是長線放映的模式,只要還有人看,在偏遠地區會持續播放兩、三個月時間,但是也甭指望能收割多少美元。 1600萬美元,基本上是《羅拉快跑》在北美的最終票房落點。 于是乎,一些擁有海外發行資格的好萊塢大公司,就主動聯系沃爾德影業,購買海外版權。 可是,他們的出價太低了。 完全沒有達到朱克的滿意程度。 “沃爾德先生,你要明白,一般來說海外的票房成績是北美票房的1.5倍,按照《羅拉快跑》的北美成績,海外票房最多也就是2400萬美元,我們派拉蒙還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200萬美元的版權費,完全是一個相當有誠意的價格。” 說出此話的人,是派拉蒙的一個發行部的聯系人。 其實,按道理來說,這個價格的確是附和市場規律的價格。 但是,別人不知道《羅拉快跑》的海外前景。然而朱克是穿越者啊,他可是知道《羅拉快跑》在海外取得了上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即使現在《羅拉快跑》沒有如原時空那般的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加成,海外票房可能達不到1億美元,可是就算對折,那也是5000萬美元的票房。 現在就200萬美元賤賣掉,朱克豈能甘心。 “感謝派拉蒙的誠意,不過我們還需要考慮一下,希望你理解。”CEO維克多婉言拒絕道。 聞言,派拉蒙的聯系人遺憾道:“好吧,如果貴公司考慮好了,請務必聯系我。” 買賣不成仁義在! 不得不說,這個派拉蒙的聯系人,的確有兩把刷子。 言辭間沒有絲毫的大公司傲氣,反倒是說話讓人如沐春風。 “boss,看到了嗎?這就是大公司的底蘊,其隨便一個發行部的聯系人,都是好萊塢難得的人才,放到任何一個小公司,都足以擔任CEO一職。”維克多說道。 朱克點了點頭。 人才啊! 大公司的人才儲備,的確是堪稱恐怖! 200萬美元的海外版權費,朱克是難以接受的,但是也無可奈何。 自家沒有海外發行網絡啊! 哦,不對,即使是在北美地區,沃爾德也沒有完整的發行網絡,如今只能影響到加利福尼亞一個州。 當即朱克咬了咬牙:“維克多,稍后我再會給公司注資300萬美元,包括院線方發過來的第一筆票房分成,你全部用來構建北美地區的發行網絡,我不看過程,我只要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