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世子爺,靠著這些馬車,真的能追上建奴嗎?按道理來說,不是騎馬更快些嗎?” 對于龔昌允的疑問,朱國強并沒有回答,而是陳無敵笑道。 “無敵,你給龔知縣解釋一下。” “龔知縣,不是每個人都會騎馬啊,訓練步兵騎馬,總需要時間,而且一人一馬,所需要的糧草更多,可馬車只需要訓練一名車夫,只需要四匹馬就可以運一個小旗十名官兵,每天行軍不下百里,算起來和騎兵差不多……” 當然,這完全是得益于滾珠軸承、彈簧減震等現代原料制成的馬車性能足夠先進,當然,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說,絕對沒有可能的,甚至一開始,在朱國強定下“乘車步兵”的策略時,就連陳無敵、錢德功他們也曾懷疑過,不過幾次試驗后,眾人也就變成了啞巴。 “所謂的“車勝騎、騎勝步”,步兵無法抵抗騎兵的踐踏,而戰車能阻擋騎兵的踐踏,又能發揮火器優勢。當年俞武襄公,就是以戰車對付韃子騎兵,現在世子爺以車兵對付建奴的騎兵,正和兵法之意。” 盡管不太相信馬車可以跟得上東虜的騎兵,可龔昌允當然從史書中看過俞大猷以車破騎的典故。知道他曾在大同地區的安銀堡,用一百輛戰車和三千步、騎兵,打敗了蒙古十余萬騎兵。難免出言恭維一番。 而在恭維之余,龔昌允的心里忍不住犯起了嘀咕,俞武襄公從來沒說過用車追馬啊! 恰在這時,有傳令兵過來稟報道。 “稟報世子爺,部隊已經集結完畢!” 救兵如救火,沒有絲毫猶豫,朱國強就下達了命令。 “下令全軍啟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