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將佐聽罷,小心的朝著周圍張望一圈,把聲音壓得更低,又道: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敗之則愚至極也...據城死守,抵抗魏軍,的確無異于螳臂當車。形勢如此,自當順勢而為...閩國社稷,既然注定難以保全,難道將軍當真就甘心白白的斷送了身家性命? 末將以為,死守長樂府,只不過是坐以待斃。可將軍若是開城歸順,于魏朝則有大功。如此非但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魏朝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占取閩國國都,將軍因獻城有功受封賞,日后前程,也必然不可限量......” 聽自己這親信將佐聽罷,王仁達本來那緊皺的眉毛先是一挑,似是有些意動,可是他很快又板起臉來,并轉頭瞪目,低聲呵斥道: “胡說!我畢竟是大王的宗親,要保住閩國社稷,又豈可于國家危難之時變節投敵?” 如果王仁達當真死忠于國主王延鈞,在這等危難關頭,自己的親信卻慫恿他開城歸降于魏朝,只怕當即便勃然大怒,而直接下令將擾亂軍心、提議投降之人就地處斬。 可是王仁達的反應,卻也只不過是在低聲呵斥那個親信,并沒有打算將他們兩個人的對話聲張開來...那將佐也頗有眼力價,便向前湊了過去,繼而低聲又道: “就算將軍您將大王視為宗親,可是即便閩國沒有亡國之危,有在軍中素有威望的吳英只是患病告假,便由薛文杰、徐彥之流趁機暗中作歹,大王便輕信讒言而擅殺忠良的先例在前,而由將軍典親兵握有軍權,以大王先前的言行來看,您也已是下一個要被猜忌的功臣...... 所以即便將軍顧念君臣與宗親的情分,可大王...又可曾將您視為心腹近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