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傳令下去,三軍調轉方向,返程回延安府去。那甘州...現在也不宜去了......” 聽李存璋下令說罷,也引得周圍將佐軍校一片嘩然,其中一員牙將也不住忿聲說道: “節帥,魏人先去涼州、再奪甘州,而統掌瓜、沙二州的歸義軍,乃至肅州龍家也甘愿歸附南朝...我軍又怎能坐視魏人掌控河西大半疆土?即便甘州回鶻屈從,可待我軍殺至,諸部回鶻...難道便不會反覆再叛南朝?” 李存璋卻搖了搖頭,又嘆聲說道: “甘州回鶻,本來也必定不會輕易任由魏人兼并疆土。可他們既然降了,也就意味著抵抗心思已是蕩然無存。何況藥羅葛仁美既已獻地降從,眼下魏人幾路兵馬掉頭過來可以專心與我軍交戰...... 倘若我軍被截斷后路,再被幾路敵軍死死牽制住...屆時南朝再由潼關、長安派出一撥軍旅,意圖襲取延安府,又如之奈何?戰局瞬息萬變,也須隨機應變。而甘州回鶻既已歸附南朝...以我鄜延軍的處境而言,也實在不宜集中軍力,再陷于河西而讓魏人有機可乘。” 李存璋這一席話下來,周圍一眾將佐雖然不甘心又坐視魏朝開疆拓土,卻也不得不承認如今形勢的確如此。只是有些人也難免心中怨恨,偏偏定難軍節度使李思諫死后,便有叛將高宗益引兵嘩變,襲殺了繼任節度的李彝昌。 定難軍既然是支持后唐的附屬勢力,李存璋當然要立刻出兵協助平叛。否則那高宗益如若完全掌控藩鎮,也極有可能效法昭義軍李繼韜那個叛徒,易幟宣稱愿意歸附魏朝。 畢竟事分輕重緩急,李存璋自然也唯有立刻出兵滅了高宗益那廝,再推舉拓跋部李仁福繼任定難軍節度使。然而難免耽擱了一段時日,魏朝便悍然發兵,而且速取涼州、甘州所用的時間,也著實出乎李存璋的意料之外...... 李存璋行軍統兵也十分果斷干脆,察覺到已經錯過了保住甘州回鶻的時機,他便立刻撥馬轉向,統領麾下牙軍打道回府。只是他在馬背上思慮之時,眉頭緊鎖,臉上神情也顯得十分凝重。 休說不可能再拉攏甘州回鶻、涼州溫末倒向自己勢力的陣營,而一并與魏朝為敵...現在魏帝又于河西拓疆兼并,而定難軍黨項諸部當中,雖然處于首腦位置的拓跋部主張與后唐聯合。但是不久前牙將叛變,藩鎮內部,有人已經開始試圖顛覆拓跋部在定難軍的統治權,黨項諸部,也未必都是心甘情愿的歸附后唐。那么拉攏幫手不成,以后還要勞心費神的提防后院失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