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歷這一場戰事,李紹斌、李延壽所統領的銀鞍契丹直也損失了近三成的兵馬,也只得采用麾下軍騎慣用的騎射戰法,意圖吸引高行周前來追趕,拖耗敵軍力氣,待后唐陸續赴援的兵馬來時,再嘗試夾攻魏朝軍旅。 然而高行周追擊一陣,便又撤返回澤州境內。畢竟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盡快殲滅占據治所丹川的裴約所部軍旅。只要攻破城郭,那么昭義軍也將完全被劃入魏朝一方陣營,高行周自知也完全沒有必要被擅于襲擾騎射的契丹騎眾牽著鼻子走。 后唐的軍隊無法及時馳援澤州丹川,裴約死守的城郭也已是搖搖欲墜。事實上城關終究失守,大股魏軍已經殺入城內,比起李存勖預估的時間還要快了許多...... 丹川幾處城門上下,橫七豎八的到處都是尸首。而李存勖稱帝時日不久,城門樓前剛掛起段時日繡有唐字的大旗墜落下去,取而代之的旗幟上,則赫然繡著大大的魏字。 本來抵死不愿隨著李繼韜降從于魏的昭義軍牙將裴約,此刻身上卻已經掛著數處傷口,而在近千士兵的護衛下進行激烈的巷戰。 雙方士兵拼死搏殺,浴血中的軍卒一個一個的倒下,然而猬集在裴約身邊的牙兵當中沒有人意圖尋路而逃,而是死戰不休。何況他們也已是無路可退,無論前面后面,左側右側,到處都有魏軍部眾嘶聲吶喊著涌殺上來。 即便左膀重重的挨了一記鐵錘,使得裴約整個左臂已完全耷拉了下去,背后被長槍搠出的血窟窿,乃至腰腹間的刀傷仍有鮮血泊泊涌出...可是裴約仍然瞪圓了滿是血絲的雙眼,不停的轉頭怒視四面八方包圍過來的敵軍...然而丹川城,終究是保不住了,而他也十分好奇指揮攻城的敵軍大將又是哪個...... 因為近日以來,魏朝攻城的軍旅所采取聲東擊西、避虛就實等戰法打得麾下牙兵顧此失彼。每次都能成功的誘使守城軍旅判斷做敵方的主攻方向,而致使另一側城門忽然又有大批的軍卒攀登殺上城頭,即便奮力死戰,勉強打退了幾輪猛攻,可是丹川城內的后唐守軍也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堅持到了今日,便也再抗不下去了。 裴約心說自己就算不是擅守的將才,可是這多少年來,好歹也在河東名將李嗣昭帳下耳濡目染,戰場上的經驗與見識也都十分豐富。所以他也能看出加入攻城戰的魏軍大多訓練有素,進退陣勢嚴密有序,士兵也十分驍勇善戰...統領不足萬人的牙軍拼死抵抗,打退幾輪猛攻,的確也已是極限了。 而對方統軍大將指揮有方,每每都能準確的覺察到守城軍旅的破綻,立刻抓住時機,迅速調整主攻的方向,致使丹川城內的守軍都要付出大量的傷亡...裴約隱隱的察覺,這一次與他交鋒的對手,論指揮用兵的才能似乎并不輸于自己素來敬仰的將主...單論作戰雷厲風行,戰法果決迅猛,甚至還要勝過李嗣昭。 在這等局勢之下力挽狂瀾,除非將主再世...可恨我等為河東出生入死,隨著將主打下昭義軍這等基業,卻終究要為南朝所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