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仍在疾馳進軍的騎陣當中,夾雜著漢話與契丹語的喝令聲此起彼伏。而位于軍陣前列,卻是由一個漢人扮相的軍將統領著這撥契丹騎眾。 耶律阿保機以軟硬兼施的方式招收漢民開墾耕地,如今也已網羅了大批漢人文臣武將為他所用;然而他在契丹諸部要加強中央集權,至今也有些部族不肯臣服,而游離于契丹國所掌控的疆域之外...反倒被李存勖陸續招募,而成了后唐軍中銀鞍契丹直這么一支特殊的騎兵部隊。 統領銀鞍契丹直的軍將本名喚作趙行實,如今也得李存勖賜名做李紹斌。按原本的軌跡,正是他奉旨星夜疾馳,要奔赴至澤州救援據城抵抗的裴約。 這李紹斌本來便是盧龍軍劉守光麾下牙將,只是他早早的便察覺到桀燕劉家子奪父位,兄弟反目,也注定不能長久,遂出走投奔河東,而為李存勖所重用。既然也是燕云出身的軍將,往日與北地諸族打交道的時候更多,所以由他統領這撥后唐以契丹人為主的騎軍,大概也能讓各部將兵順服。 忽的又有一騎策馬趕上,距離李紹斌也不過半個馬首的距離。半側身子回望,眼見是自己的義子李延壽,李紹斌遂高聲囑咐道: “再往南行,便將進入澤州地界。吩咐下去,再派出探馬,密切留意留意魏軍的動向,若有異動即刻回報。畢竟契丹直這六千軍馬,要探覷敵方虛實,并伺機襲擾攻打丹川城的敵軍后路。如若南朝人多勢眾...也還須及時傳報聲息。” 李紹斌這義子李延壽看來也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但生得清秀俊朗,言行也甚是干練。而他的確自小聰明伶俐,甚是招人喜愛,按史載非但“少美容貌,好書史”,小小年紀便能吟詩作賦。所以非但李紹斌待李延壽視如己出,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繼位之后,甚至還將膝下兩女先后下嫁于他。 只不過李天衢卻清楚這對義父子在史載中的行跡,李紹斌于后唐莊宗李存勖死后,再效忠于李嗣源時會放棄賜名而改做趙德鈞,于后唐末年,則與石敬瑭爭相向契丹搖尾乞憐,也意圖由外族扶持做中原的皇帝; 至于趙德鈞這義子則改為趙姓,由于賣相極好,之后更受耶律阿保機之子耶律德光的器重,不但加封其為魏王,又于契丹陸續擔任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樞密使...等漢人官制的頂階要職,甚至還得契丹國主親口承諾“漢兵皆爾所有,爾宜親往撫慰”。 而趙延壽同樣也想得外族扶植做中原皇帝,然而未能得逞,只得留在中原權知南朝軍國事。只不過耶律德光一命嗚呼之后,趙延壽便便遼朝第三任皇帝耶律阮派兵抓回塞北,最終也沒有在契丹的扶植下做得傀儡皇帝,便郁郁而終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