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還急不得,畢竟我朝尚還沒有與晉國開戰。即便劉知俊暗中與晉人來往,也還不能就此定下他通敵的罪責,而要有確鑿的證據。 何況劉知俊坐鎮淄青軍,麾下親信把守各處要隘,如若調遣軍旅入境,也極容易打草驚蛇。就算劉知俊現在已有反心,他也仍有頗多顧忌,而不至于現在便要舉旗背反。 眼下要確定的是,晉國那邊又是派何人與劉知俊暗中來往。劉知俊是否又已定下公然宣稱投從晉國的日期。這也務必要安拆于淄青軍的排陣使、驛館巡官打探清楚......” 思前想后一番,李天衢便立刻對張驍囑咐說道。即便現在不忙著動手,可是既然劉知俊已經有所異動,那么先前針對他所展開的部署,現在也要開始慢慢付諸于行動當中了...... 汴京巡院侍衛司奉張驍旨意,已開始秘密行動起來。又過了一段時日,淄青軍藩鎮治所牙署當中,節度使劉知俊再度接見晉國派遣來的使者,仍是滿臉堆笑,也絲毫不敢怠慢這個遠來的“貴客”。 即便劉知俊好歹也是魏朝開國功勛,更是權掌一方大權的藩鎮節度使,而聽聞晉國這來使,原本也不過是伶人出身...... 可是劉知俊不但也知道晉王李存勖素來寵信重用伶人,而且這個來使名為郭從謙,不但是李克用幼子李存乂的養兒,又認了同籍同姓的晉國重臣郭崇韜為叔父。 既然有了背叛魏朝的打算,似晉國朝中這等有權貴倚仗的人物,當然也須好生巴結。 已來往交涉幾次,郭從謙已是輕車熟路的被劉知俊請進書房當中,寒暄幾句后,他便立刻笑說道: “大王素聞劉開道劉節帥的威名,得知您有意投從我晉國,當真是喜出望外。而大王金口玉言,承諾節帥若肯易幟投從,也當世代自據一方藩鎮,加郡王爵祿。而以劉節帥的本事,晉王也許諾必會重用,是以日后拜封王爵,于我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按劉節帥先前言語...呵呵,您本有大功于魏國。卻也久不曾奉詔征戰建功,枉自屈沉埋沒。似節帥這等人物,本來便當謀取更大的功名榮祿才是,卻枯守淄青軍時日已久...這輩子終不能也只做得個藩鎮節度,何況魏帝節制諸鎮,只怕早晚還要下旨調離節帥...這出生入死積累的家業,只怕到底要成過眼云煙。” 劉知俊本來與晉國來使郭從謙搭上線后來往幾次,也仍不免有些遲疑,畢竟眼下而言,魏朝無論是財富、軍力、人口、地盤...到底還是比晉國更為強盛,按說也不該背離魏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