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由徐溫、周本、陶雅、李遇等吳國元勛舊臣誅殺軟禁楊家宗室,而意欲篡位自立的張顥,便擁立楊行密膝下另一子,如今尚還不過十歲出頭年紀的楊渭繼位,更名做楊隆演,成了南吳第三代國君。 而楊隆演做了吳國國主之后,還由徐溫安排部署,派遣使臣至本來敵對的魏朝上表臣服。 而李天衢聞知南吳有使者前來,這倒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按史載軌跡,張顥、徐溫原本計劃行刺楊渥得手之后,便相約向后梁稱臣。 當初楊行密與朱溫,可也是連年征戰不休的死對頭,他們要迅速整合吳國朝堂,自然也要盡可能爭取消弭外部的威脅。而如今雄踞中原的既是魏朝,現在經歷內亂,也經不起折騰的吳國名義上選擇服軟認慫,當然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李天衢也已探明,吳國舊臣宿將李遇,因征討清除逆臣功績,而被加封為宣州觀察使,同時吳國朝堂內部官員調動得似乎也比較頻繁...他便立刻意識到,即便張顥身死,徐溫要想在吳國朝堂中一手遮天,也絕沒那么容易。 畢竟按正史線走的話,徐溫一人獨攬大權之后,也開始試圖逐步翦除楊氏舊將的勢力。而對于他掌控朝堂反抗態度最為激烈的,正是那個李遇。 徐溫為了盡快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則是拉攏來按原本軌跡,本會為吳國效力的柴再用出兵攻打,還擒執住李遇的兒子到了城下逼迫其就范...李遇不忍自己的愛子受折磨炮制,只得出城請和,卻被柴再用當即擒下斬首,家門除了兒媳是先主楊行密之女而留下安頓之外,其余親眷也盡遭屠戮...... 可是如今的柴再用,卻在長江以北擔任魏朝淮南軍節度副使...徐溫又無嚴可求輔佐,尚還沒有掌控住朝堂。多了李遇這個死對頭就在眼皮底下,徐溫就算要動他,可是駐外的統軍將領,已插手吳國君主更迭事宜...徐溫再是奸詐,也有頗多顧忌。而他無法獨攬大權,那么吳國以后的形勢,又將會如何演變下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