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天衢、李存勖雙方幾乎在同一時(shí)刻起兵侵攻之際,梁國內(nèi)部,竟又有惠王朱友能、衡王朱友諒、邵王朱友誨意圖謀反,卻終究走漏了聲息,三人都被罷黜爵位,而被幽禁關(guān)押了起來。 朱友能與朱友諒、朱友誨本來并非朱溫之子,而是梁國開國太祖的兄長朱全昱的親生骨肉。只是比起他們那老實(shí)巴交的父親,他們哥仨卻是野心不小,眼見他們的叔父朱溫這一脈朱友裕早亡、朱友珪弒父,而如今在位的朱友貞暗弱無能...遂動了由朱家長兄一脈篡權(quán)奪位的念頭。 雖然有驚無險(xiǎn)的撲滅了叛亂,但是這也刺激到了朱友貞最為敏感的神經(jīng)。梁國皇位更迭,都是通過弒父殺兄過渡的,如今又輪到了自家堂兄弟也要謀反,這也讓朱友貞立刻意識到: 朕不是還有幾個親生兄弟么?有朝一日,他們不也會因?yàn)橛J覦皇位,而意圖加害于朕? 比起自己的父親朱溫,乃至二哥朱友珪,朱友貞身為人君的致命缺陷反而更多:優(yōu)柔寡斷,意志不堅(jiān)容易被人利用,過分敏感,而心理抗壓能力又極差...而朝中臣子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朱友貞隱約也能感覺到,若是與父親朱溫比較,做為一國之君,他更像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終日的焦慮與挫敗感,便已經(jīng)把朱友貞逼到快要發(fā)瘋,所以他需要趙巖、段凝等“善解人意”的股肱心腹為他排憂解難。然而魏、晉兩大強(qiáng)敵揮軍殺入腹地,亡國之危近在眼前,卻又趕上了朱家宗室子弟意圖謀反篡位...內(nèi)憂外患,終于繃斷了朱友貞最后一根試圖保持理性的神經(jīng),他也已徹底崩潰了...... 人如果被逼到癲狂發(fā)瘋的份上,往往也很容易做出極端偏激的決定。所以疑心猜忌血親兄弟也將會謀害自己的朱友貞,便下旨詔令: 朱友能等堂兄弟三人雖意欲謀反證據(jù)確鑿,但是按朱溫遺命善待伯父子嗣,繼續(xù)幽禁看押,反而留著不殺;可是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這四個梁國太祖直系子嗣,如今魏國大軍壓境,為避免另有朝臣意圖趁機(jī)擁立宗室子作亂逼宮、意圖奪權(quán),則悉數(shù)賜三尺白綾絞死! 當(dāng)龍虎、控鶴二都指揮使臨旨而去,帶兵分別撲往各處藩王府邸之后,朱友貞就一直坐在玉階上愣怔出神,過了良久,他忽的嗬嗬怪笑了幾聲,隨即以一種極為陰森古怪的口吻喃喃念道: “朱友珪弒殺父皇,而他終究也因朕興師討伐而伏誅敗亡...又焉知其他皇弟不會效法?晉王李存勖勢必要滅我朱家國祚,而魏帝李天衢麾下諸路軍旅連奪數(shù)州,段愛卿只怕也未必能力挽狂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