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我延誤了軍機,而是魏國從一開始便搶得先機,已經完全占據主動,我等被針對處處受制...難不成當真要出兵攻打,強行沖殺過去?” 折嗣倫長嘆了一口氣,繼而又道: “何況伸手不打笑臉人,先到先得,不但名義上我等不便對魏軍動武...就憑我麟州兩萬兵馬,又如何能對抗魏國大軍?倘若再迂回繞路,周圍地勢崎嶇,更要誤了腳程,也終究無法搶先于魏國占據道路要扼。 大王那邊,我自會交代。爾等也盡管按我軍令行事便可,唯今之計,也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 折嗣倫的這一番言語,也是合情合理。在場就算不是麟州派系的折家軍將佐,而由李存勖指派一并南下的晉國將官也都沒了主意。面面相覷一番,眾人也只得按折嗣倫吩咐,避開前方封鎖道路的王景仁所部魏軍,再圖謀從另一方向攻占梁國南面的領土。 當麾下將官退出大帳,督令各部軍士移師啟程之際。折嗣倫獨處于大帳當中,默然片刻,他忽的又苦笑了一聲,并喃喃道: “魏帝趁著鎮國軍獻關投降,率先西進立刻攻打梁國兵家要地,而不給我等可乘之機...恐怕不止是耀州,要想攻入邠州等西面的州府...多半也有魏軍攔路封堵吧......” ※※※※※※※※※※※※※※※※※ 有棗沒棗打三竿,終究還是要做個嘗試。然而折嗣倫料想的不差,由他統領的兩萬梁軍轉移方向,取道西南,而途徑位于邠州東部的子午嶺石門山時,便又遭遇了扎下營盤封堵要隘的魏軍部眾。 石門山不但峰巒迭嶂、曲徑通幽,更兼林木茂盛,在后世屬于黃土高原地界甚為少見的密林山地。所以要想翻山越嶺的迂回繞路,更是難上加難。 也仍是先前的套路,扎營于此的魏軍將領高行周、高行珪主動派遣軍校前去送上牛羊黃酒,轉告折嗣倫行軍勞苦,做為后生晚輩也自當盡些心意。不過話就算說的再好聽,也偏就不挪地方...邠州已有幾處縣坊為我軍攻占,再用不了多久,也將拿下治所新平縣。貴部去了也撈不著什么便宜,不妨從哪里來的,就趕緊回哪里去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