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靜勝軍耀州,也素有長安的北山鎖鑰之稱。魏國大軍已經殺至境內,無論是長安還是梁國其它州府也絕不會無動于衷...而據快馬傳報軍情,李天衢得知還有另一路晉軍迂回殺入耀州境內,看來也是意欲爭先搶地盤。而統領這一撥軍旅的主將名頭,也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麟州刺史折嗣倫,統領兩萬兵馬,揮軍從經過黃河渡口南下,很快也將進入耀州地界......” 李天衢在看到折嗣倫這個名頭,也不由的雙眼一亮。按先前收集到的情報,目前已知的是折嗣倫之父折宗本在唐僖宗年間曾任振武軍節度使,領綏、銀、麟、勝等幾州,所以他也算是將二代的身份。 看來李存勖的確十分不甘心,他既要猛攻蒲津關,又要往北侵吞延州等地...而且仍不愿讓魏國趁勢奪取長安等極具戰略意義的重城。不等過黃河古渡口的船只齊備,也要盡可能的預先調遣軍旅向南,打算盡可能的攪亂局勢。 而折嗣倫這個生在唐末至五代初期的人物,雖然算不上什么在后世知名度很高的名將。可是他的后人,以及歷經幾代形成的派系在后世的名氣卻要大得很。 楊家將第一代楊繼業楊老令公妻室佘太君的歷史原型,本來在后來宋朝同樣是累代將門的折氏出身。同樣有別于尋常大家閨秀,她研習兵法、頗通將略,協助父兄練兵鎮守,也有巾幗英雄的氣度...... 而嫁于楊業投至北漢,而后又歸順于宋朝,并在外統軍征戰之時,折氏在楊府內點撥仆人、使女習武磨練身手,習研排兵布陣,大概也可說是后世演義評書中“楊門十二寡婦破陣”、“燒火丫頭楊排風大破遼軍”的出處。 而那折嗣倫,正是楊家將“佘太君”的曾祖父,同樣也是北宋折家軍的先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