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稟恩聞言面色決絕,當即便俯首表態道: “臣雖無才無德,卻也知漢、唐閹宦之禍。全蒙陛下洪恩、張內官提攜,方才有今日這般功名。為報效浩蕩皇恩,自當廉潔奉公,而決計不會收取心懷鬼胎的臣子財物以中飽私囊! 領受內侍省都知職事差遣,臣也會以張內官為典范。謹記慎言恪行,只聽候陛下旨意行事。如違誓言,臣愿受盡酷刑,不得好死!” 然而李天衢聽了卻搖了搖頭,又道: “張內侍既然說你是個聰明人,朕要委以你重任,當然也不止是墨守成規那么簡單...無論古往今來,買通國君身邊的近臣權宦,而要達成目的官僚大有人在。你久在宮中行事,朝中大臣不知底細,朕吩咐張內侍擇選合適的人手,不是讓你做個清廉的內侍都知官,而是有意要你去做個起碼讓朝中臣子會認為可以買通的‘奸宦’......” 王稟恩先是一怔,只過了片刻,他便若有所悟,便立刻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引蛇出洞,意圖讓朝中會包藏禍心的臣子暴露心跡,而臣便是引他們自露馬腳的誘餌?” “你果然思維敏捷,張內侍果然沒有看錯人。而且也自有人傳出口風,說如今你在宮闈中正受朕蒙寵信,至少在一段時期之內,朕而朕下達的御旨詔令,也將經由內侍都知官傳達頒布,但你也務必須曉得,這也是做給朝堂臣子看的......” 李天衢意味深長的說著,隨即又道: “通常臣僚意圖買通帝君身邊的親信,無外乎就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他們想通過近臣宦官為自己盡美言、給對頭進讒言,而影響帝君的判斷;另一個則是意圖揣度帝君近期的心思,是意圖重用哪個臣子,或是對誰已有猜忌提防之心...... 而朕要你做的事,如若有人意圖攀上你的門路,買通進獻的財物,你也盡可笑納。只不過到底又是誰意欲通過你揣度朕的心思,亦或膽敢蒙蔽圣聽、以謀私利,他們的打算,你也務必須原原本本向朕稟明。 而你又該如何回復那些意圖買通內侍宦官的臣僚,也都要聽朕的吩咐行事。都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有人如果意圖以重金收買你,多半會是要欺瞞過朕的齷蹉勾當。所以朕反而要通過你,去打消朝堂中某些臣僚的戒心,就讓他們放手去做,且看當他們以為能廝瞞過朕時...到底還要掀起多大的風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