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殷文圭聽了,也立刻回道: “方今吳王新取鎮南軍,人心未附,想必也不便立刻對上國用兵。只是近日與梁國來使交涉得頻繁,也曾派親信往長安密議。吾主本為吳國元勛,于江北諸州轉運糧秣往鎮南軍時,通過宣州知交得知機密。既決議投從陛下,這樁大事也必然要盡早告知...... 而吳王派遣往梁國的親信返程途徑皖北廬州,也已為吾主扣留收押起來,又立刻遣卑下赴淮南軍先告知安節帥,這才得以被護送至汴京,而向陛下稟明。” 李天衢點了點頭,心說田頵與楊行密終究是要決裂的,然而按他史載的軌跡卻是遣使至汴州意欲與梁國通好。這殷文圭按其原本的軌跡,也的確做了田頵的府中幕僚,可本來他會與自己麾下臣子杜荀鶴私交深厚,而且也曾做過一段時日的同僚。當初不是事先至九華山招募,本來也應是田頵招募的杜荀鶴做為使者趕赴汴梁,之后才被朱溫留下而成了梁國的臣屬...... 結果田頵如今雖然還是派遣使臣到了汴州,不過這汴京之主卻早已不是朱溫,而是李天衢。而田頵派殷文圭前來示好,卻是要告發朱溫與他昔日的主公眼下正在謀劃的詭計。 李天衢之前便知道田頵早晚必反,再根據他與麾下大將安仁義之間的交情,自然也清楚這個密報是確鑿無疑的。是以思付了片刻過后,李天衢遂長身而起,斷然說道: “田節帥篤定心思投效我朝,朕當然也會下旨調遣諸路牙軍前去接應,不過這恐怕就意味著我與吳王也要公然決裂...這倒也無妨,畢竟他欲不仁,這不是朕先要算計,而對昔日討梁的友軍發難,也就怪不得朕不義了,也沒有必要再遮遮掩掩。 畢竟田節帥既然扣留了來往于梁、吳之間傳遞聲息的吳王親信,這樁事也是瞞不下去的...想必再過不了許久,吳王楊行密...也必然會警覺到朕已經知曉他與朱溫暗謀,而意圖對我朝不利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