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洞潛腦筋轉得極快,又立刻朝著李天衢施禮道: “鄙鎮能為陛下分憂,那曲承裕既不肯臣服于上朝,吾主占據兩廣之地正與靜海軍鄰近,自當出兵討伐,收服安南之地,招撫當地民眾,而奉陛下天朝為正朔!” 李天衢笑著答應了,心里卻暗付道說到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劉隱若不是有利可圖,也絕對不會枉自出兵去取靜海軍。也必須許以他足夠多的好處,才能促使清海軍提前對安南之地動手,到時又能夠實際掌控那一片疆域,也不過是名義上向我稱臣,他劉隱又何樂而不為? 然而正是因為唐末五代亂世,中土諸國各藩一個個人腦袋都快打成狗腦袋了,這也就給了安南獨立建國的機會。直到后來交趾丁部領遣使向宋朝請封,那時的趙匡胤正殫為兼并北漢、南唐,乃至北伐遼朝奪回燕云十六州等國事勞心費神,自然也就無暇顧及西南邊陲實質上早已分離獨立五六十年的割據政權,所以才承認安南丁朝為自治的藩屬而非是應由中原王朝統轄的領土...從法理上而言,那塊領土也就此從中土分離。 不過既然到了這個時代,李天衢矢志終結亂世,而要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朝代疆域,也必須要囊括唐時所設立安東、安西、安北、安南、北庭、單于六大都護府在內的全部領土。 既然與清海軍劉隱一方勢力很快便達成共識,來使楊洞潛歡天喜地的拜別回去復命。李天衢倒不禁自嘲還真就要操兩份心,不但要為當下的時局考量,關乎中土疆域得失的千秋大業,也同樣不能忽視。 然而等到另一方勢力的使臣也已抵達汴京,而啟請開啟交涉事宜,李天衢則立刻能斷定對方純屬黃鼠狼給雞拜年,絕對不會安什么好心。 因為那個來使,是被朱溫派來的。 這一次李天衢沒有親自接見梁國派來的使臣,而仍是由李振前去與之交涉。聽稟說來使名為馬嗣勛,當初也正是由他單人匹馬趕赴鎮國軍治所,說服韓建放棄抵抗直接降從于朱溫。 李天衢也知道這么一號人物,按史載這馬嗣勛不但特意提及他有口辯之才。走正史線魏博牙軍內亂之時,也正是由此人先是忽悠得一眾跋扈牙將放松了警惕,而促使梁國順利清洗魏博嫡系舊部,繼而直接掌控魏、博、相、貝、衛、澶六州之地,鄴王羅紹威不得已,也只得上表內附,相當于完全交讓出魏博軍的兵權。 只不過這馬嗣勛按原本軌跡本來斬獲大功,卻在誅殺魏博軍內部跋扈將領的戰事中受重傷不治,旬日身亡,而追贈他太師這等榮勛官職,可見其還是很受朱溫青睞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