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反的,諸如吳越、南平這等國力更弱的政權,卻一直熬到了趙匡胤代周立宋以后,卻全因錢镠之子錢元瓘,高季昌之子高從誨這一輩比起其他國家的繼承者可都要爭氣了許多。 然而李天衢站在窗口瞧著學堂內戰戰兢兢的李繼志,心想自己管教的太過嚴格了,恐怕也會適得其反。但是一個幾歲大的孩子,現在還不能定性他能否成為儲君的最合適人選。 至于其他子嗣,比長子李繼志的年紀更小,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也不可盡信,隨著膝下諸子漸漸長大成人,誰又有能力接受這片江山,尚還需要日積月累的觀察...... 心中正尋思時,學堂內的講經教授抬起頭來,也發現李天衢正站在窗口左近,他也連忙起身,疾步上前,便施禮道: “微臣不知陛下今日前來察看皇子讀書向學,未曾恭迎圣駕,萬望恕罪!” 這個被任命司掌教導宗室皇子功課的講經教授名為顏承賢,唐朝時節中過進士科,算是那種好鉆研學問,但又不至自命清高的文人。先前經李天衢親自考察,大概能確定他為人相對清心寡欲,于仕途上自然要保住現在的官祿功名,但應也不是那種為了在朝堂中往上爬會使盡一切手段的人物,由他只負責宗室皇子的啟蒙教育,倒也剛剛合適。 而眼見顏承賢上前施禮,李天衢點了點頭,說道: “教授不必多禮,朕也只是臨時起意,過來看看志兒是否用心向學。教授所留的功課,他做得卻又如何?” 顏承賢聞言,也立刻恭聲稟道: “皇子聰穎認學,微臣所留的功課亦不曾怠慢,如今四書五經也已能熟讀小半,以皇子這般年紀,也已甚是勤勉了。” 可以看得出,李繼志在這般環境下長大,也算很是用功,而顏承賢對這皇子向學的態度也相對滿意。可不知怎的,李天衢沒由來的卻想到后世他常看的那部電視劇里面呂秀才放話說我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結果立馬便有人回懟他,那你二十五歲咋還沒中舉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