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423章 算計開閩三王,沒有必要,更不應該-《唐末大軍閥》


    第(2/3)頁

    說起來王審知與王潮、王審邽兄弟三個,從河南一直輾轉至福建地界的經歷也是一波三折。他們被響應黃巢的屠夫王緒招募投軍,卻又被當時還為唐廷效力的秦宗權打得只能往東南方向流竄。

    也是攤上了個奇葩做領頭的,生性狹隘好妒的王緒還有濫殺將士的惡行,尤其麾下誰的能力比他強,要殺;誰長得比他帥,要殺,誰各自比他高,還要殺...然而不止是王審知生得威武俊朗,人被贊曰“白馬三郎”,連同他兄長兄弟不但文武兼備,也都生得一表人才......

    兼之王緒那等貨色,為節省軍糧,不許麾下攜帶老弱親戚,而逼迫王審知三兄弟拋棄他們的母親。這再也沒法忍了,索性以下克上取而代之。

    然而就這么一支逃亡流竄的造反殘部,在逐步占據福建全境之后,不但建立一方安定繁榮的割據政權,更會對當地會產生恩澤后世的影響。

    畢竟福建東面臨海,其余三面環山。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都懂,受限于科技生產力的落后,福建相較于其它地區經濟、生產力低下,也堪稱文化方面相對落后的蠻荒之地。可是后來福建卻一躍成為文化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成了后世常年中舉霸榜的科考大省...如今的閩國國主王審知,連同他兄弟三人絕對可以說得上是居功至偉的。

    畢竟亂世時節,躲避戰亂逃入閩地的文人學士也極為眾多,除韓偓之外,王審知還陸續誠邀啟用了翁承贊、徐夤、夏侯叔、黃濤、王淡、楊沂、徐寅...等一大批當世名士。閩國不但待民施仁政,還倡導文教、興辦學堂,于培養人才、教化黎民更是不遺余力,也正按后世史載評述:“文教之開興,吾閩最晚,至唐始有詩人;至唐末五代,中士詩人時有流寓入閩者,詩教乃漸昌,至宋而日益盛”。

    要促成當地社會風氣的轉變,也將會是曠日持久,而且務必持之以恒的過程。李天衢暗付地盤大了,反而兼顧的要事太多,倘若換成自己治理閩地,多半也不會比王審知做得更好。

    而這般時節割據一方可稱得上明君的,錢镠對浙江、馬殷對湖南,他們施仁政于民,是功在當代。而王審知與他兄弟并稱做“開閩三王”,他還被世人頌贊享有“八閩人祖”、“開閩第一人”的美譽,對于福建,則是利在千秋。

    所以李天衢心想就算自己最終的目的是建立大一統的治世王朝,可是福建那塊地,就讓王審知一直統治下去也好。至少他在位期間,閩地也不會是己方勢力計劃兼吞的目標。當地經濟繁榮、時局安定,就讓福建五州的文教風氣繼續能在王審知的治理下滲透到當地百姓的骨子里,仍能成為后世文風昌盛的寶地。

    而且李天衢也很清楚王審知雖割據一方,他對中原王朝的態度是“我寧為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也”,彼此來往交涉可做君子之交,也不必暗地里提防猜忌,與閩國打交道只以懷柔安撫,必要時助其穩定局勢便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大同市| 东乡县| 芜湖县| 新丰县| 剑河县| 阳泉市| 仁怀市| 登封市| 克山县| 偏关县| 南充市| 鄄城县| 景洪市| 东兰县| 九江市| 平泉县| 蒲江县| 务川| 古丈县| 新源县| 新化县| 措美县| 彩票| 灌南县| 靖边县| 山东省| 三亚市| 石嘴山市| 鄂托克旗| 宁阳县| 汤原县| 闻喜县| 同心县| 吉木乃县| 科尔| 台州市| 隆回县| 大关县| 南川市|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