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394章 治世的文人,亂世的書生,理念大有不同-《唐末大軍閥》


    第(2/3)頁

    馮道微笑說著?    繼而又道:

    “名利無咎?    逐之非罪?    過乃人也(名利不是壞事,追名逐利也不是罪過,以此為惡是人的主觀想法而已,馮道所著《小人經》中所載),父親也盡管安心,待咱家南遷安頓,無須為生計憂愁時,孩兒更會勤學鉆研,這世間的名利,自然是要去爭的......”

    馮道悠聲說罷,便又返回屋內收拾適當去了,而馮良建凝視過去,雖然因自家孩兒爭氣心喜,可是心中也不由又泛起一股奇怪的感覺。

    就算是家境困苦,可馮良建對馮道的教育一直十分上心,哪怕吃不飽飯,也要供著他讀書勤學。而馮道的確勤奮好學,處于清貧時侍奉雙親不但毫不怠慢,還對鄉里鄉親是十足的熱心腸,經常幫襯,還不求回報,也當真稱得上是品學兼優。

    只不過...馮良建聽自家孩兒言談,有時候非但顯得有些老成,是非觀念也似乎有別于尋常讀書人。至于到底是哪里有差異,馮良建也有些說不清楚。

    若是天下承平時節,吾兒勤學好問,應當能入仕爭得一番功名。只是他生于亂世中...或許對于時事的見解與看法,到底會與治世的文人大有不同?

    ※※※※※※※※※※※※※※※※※※

    包括冀州長樂馮良建、馮道父子在內,滄、瀛、冀等幾處州府各處村落鎮坊的百姓陸陸續續往集結點遷徙。各路兵卒會師一處,便帶著搜羅到的兩萬四千余戶、近十萬名百姓踏上了往南遷移至淄青軍領地的路途。

    橫海軍滄州劉守文就算得知了這一消息,可是他如今也只得龜縮在清池城中。先前數萬大軍被殺得一敗涂地,軍力大減,而劉知俊率領騎眾就在滄州地界耀武揚威的來回巡視,劉守文哪里有能力,又哪里敢再主動出城應戰?

    然而盧龍軍幽州方面,燕王劉仁恭聽聞他所派出的騎眾為高思繼這個昔日曾做過自己同僚,乃至下屬的將才阻攔,劉仁恭、王重師則攜他燕國近十萬民眾南遷,當然又是勃然大怒。

    劉仁恭可還記得,想當初曾經為舊時的節度使李匡威所厭惡,結果被外放只做得一個縣令之時,高思繼便是在燕云地界聞名遐邇,且甚得軍中將士推崇的豪雄。發動兵變,而為李匡威之弟李匡籌所敗之后,劉仁恭逃往河東,終于暫且攀上了李克用這一方強大的靠山,這才有機會殺回盧龍軍,奪下了節度使的位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正宁县| 栖霞市| 莎车县| 普安县| 靖安县| 兰坪| 西昌市| 陆川县| 苏尼特右旗| 青海省| 长子县| 和平县| 锡林浩特市| 永胜县| 长兴县| 泸州市| 开鲁县| 嘉祥县| 循化| 淳化县| 永吉县| 清丰县| 仁布县| 诏安县| 宽城| 九江市| 沅陵县| 涪陵区| 万宁市| 老河口市| 泸溪县| 鄄城县| 汶上县| 巍山| 榆中县| 香格里拉县| 易门县| 岳普湖县| 岱山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