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算得李天衢發兵馳援,而解除了十萬火急的危機。可是王師范被殘酷的現實狠狠蹂躪過一番,受到莫大的打擊,心態也難免開始慢慢轉變。 與急行前來復命的劉鄩相見,王師范長吁短嘆,意識到自己就算飽讀詩書、篤好儒術,但實在不是統兵御將的料。所以他痛定思痛,做出了兩個決定: 首先王師范將藩鎮兵權交托于劉鄩,總掌主持青、淄、齊三州兵事,至于以后如何與友軍李天衢合計謀劃,而繼續對抗朱溫,乃至其他軍務事宜,則盡撒手放權,自己以后就老老實實的打理地方民政; 至于第二個決定,王師范對于李天衢不只是萬般感激,也是十分慚愧。畢竟是他治軍指揮太不濟事,不但導致朱友寧所部梁軍輕易的殺到淄青軍藩鎮治所,波及到萊、登二州險些失守,那也會致使朱溫可以輕易抄后路攻打李天衢后方...本來以為己方勢力將會是討伐國賊的重要力量呢,結果卻險些成了要坑死友軍的豬隊友。 所以王師范遣使與李天衢來往議定,領地東面的萊州與登州,也盡交托于友軍派遣部曲接管。名義上雖然仍屬于淄青軍領地,當實質也有李天衢接手管理,而控制住萊、登二州,也就相當于將山東半島延伸入渤海、黃海的版圖納入己方勢力。而百姓戶籍的管理、州府財賦收入,乃至船塢口岸的規劃,也都做為維持駐守牙軍的后勤保障。 畢竟淄青軍治下,位于黃河以北的棣州尚還沒有收復,那么朱溫隨時還有可能興兵南侵,再度殺至青州治所益都城下。除了智將劉鄩,李天衢方面占據登、萊二州,也就更便于出兵馳援。王師范本質上仍是個仁人君子,也不屑于小肚雞腸的與人討價還價,現在的他,也絕對無法擺脫對李天衢友軍勢力的依賴。 所以即便形如割地,王師范是作為對于李天衢的報答也好,還是要予以守護他治下子民的友軍最大方便也罷,他也只能認命。 到底是他父親王敬武打下的基業,王師范沒有將淄青軍藩鎮全盤一股腦的拱手相讓,這也在李天衢的意料之中。一直惦記著這個盟友的地盤,然而這事還真就得讓人家主動點頭才是,就算王師范放權讓劉鄩總掌軍務,那個一步百計的智將,再與梁軍對抗也難免要焦頭爛額的四處救火,而王師范所將要承受的心靈打擊,這還沒算完呢...... 畢竟朱溫,還會來的。 與朱溫開戰之后,仗打到了現在,淄青、徐泗等地都死守住了,到底沒讓朱溫的陰謀得逞。就算戰略性放棄了義成軍領地,李天衢收獲的地盤反而多出不少,而梁軍方面,先后折了龐師古、郭言、朱友寧等統兵大將,還有數萬兵馬陣亡。李天衢這邊則是折了義成軍賀懷慶,戰損比率也要比朱溫低了太多。 然而這場群雄爭霸的大戰,終究不只是李天衢、朱溫雙方的角逐。戰局在北地風云突變,前來傳報軍情的解青面色十分凝重,他火速趕到鄆城牙署,立刻前來稟告李天衢疾言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