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繼趙匡凝統掌的山南東道藩鎮被吞并之后,占據荊南的節度使成汭也立刻遣使拜見朱溫,表示愿意臣服而做為一方附庸勢力,自此荊襄、江陵一帶也幾乎也盡數落入朱溫勢力的掌控之中。 再往南,被朝廷承認做武安軍節度使的馬殷,陸續又討滅衡州楊思遠、永州唐世旻、道州蔡結、郴州陳彥謙、連州魯景仁幾方藩鎮節度也算不上,而自據州府的割據勢力,自此除了武陵洞蠻出身的雷滿、雷彥恭父子所占據的朗州等地,后世湖南省地界大概也都處于馬殷的掌控之下。 而馬殷明顯也不愿與朱溫交惡,他也遣使表態愿意以貢賦朝廷的名義,對朱溫納貢稱臣。而馬殷、成汭這兩方勢力既然名義上愿意附庸,襄樊一帶也無后顧之憂,所以朱溫也就沒有再朝南面侵攻。可他倘若還要繼續擴張,所將兵戎相見的接鄰對手,也就只能是蜀地王建、河東李克用、皖地楊行密...乃至李天衢等幾方勢力。 隨后李天衢又收到從國都那邊傳來的消息:針對于朝堂中尚存的公卿朝臣,朱溫又編織罪名進行過一場屠殺,隨后便上奏表說要皇帝遷都至于洛陽,而李曄不得已,也只得聽從了...... 可是隨后發生的事,較之史載中原本的軌跡也出現了變數。朱溫并沒有強行下令長安百姓按籍遷移,并且大肆拆毀長安宮室房屋,而仍舊分撥兵馬駐扎,還差遣能臣主掌營建修補宮室職事。 李天衢可很清楚,經過朱溫之手,使得汴梁開封愈發富庶繁榮,而促使那座名城成為宋時經濟、政治、文化上的中心,還是“萬國咸通”的大都市。可他另一方面親手摧毀了先前已經幾經磨難的長安城,拆除的木料盡順著渭水經黃河轉入洛陽,又燒起幾把火,千年帝都淪為一片廢墟瓦礫,使得那座十三朝古都自此以后再也沒有成為歷代王朝的都城...... 但是如今看來,朱溫也極有可能考量到來自于東面諸方勢力的牽制威脅更大,國都長安,反而也將會成為他另外一處要好生經營的名城要地。狡兔三窟,倘若宣武軍汴梁這邊出現任何變故,朱溫也可以撤入關中...進,可以汴梁為中心進取兼吞天下;退,則可以長安為中心,便如當年秦國那般守險關抵御東面六國。 朱溫出自于如今的戰略形勢,會做如此部署。而李天衢心想從長遠來看,長安那座歷史名城,不會于唐末五代時期毀于一旦,而仍能相對完整的保存下去,這也是保留了中華文明的一處瑰寶,終究也是好事。 然而朱溫既然已經挾制皇帝東遷,不但淄青軍王師范那邊,立刻前來請求李天衢一并舉兵。晉軍李克用那邊同樣派出使者前來,言辭更為強勢激烈,直接表態說你小子倘若還要推諉,那以后與我河東也就沒得談了! 因為李克用的長子李落落,終究還是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