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熙知道張繡會被賈詡勸降,投靠曹操。到時曹操就會解除南面的威脅,全力迎戰(zhàn)袁紹。而名揚(yáng)后世的官渡之戰(zhàn),也會在那時拉開序幕。 袁熙不敢再耽擱,全速趕往白馬津。 袁軍大營。 許攸郭圖審配沮授等謀臣,顏良文丑張頜高覽等上將,都在營帳里。袁紹正襟危坐在上位,神情凝重的說道:“譚兒的青州軍被臧霸阻擊,一時半會兒打不過來。我們的主力雖已經(jīng)渡過了黃河,張繡也被沮先生派去的使者說動,答應(yīng)襲取許昌。曹操怕許昌有失,已率領(lǐng)大軍回防。但是他留下大將于禁,布防在通往官渡的要道。我們要攻取,也是十分的艱難。諸位可有應(yīng)敵之策?” “于禁的營寨雖然堅固,但駐守的兵力不多,我四十萬精甲,豈能拿他不下?末將愿領(lǐng)軍攻寨,若不勝,甘當(dāng)軍法。”高覽出列道。 “末將也愿領(lǐng)軍攻寨。”顏良說道。 緊接著... 張頜文丑淳于瓊等,都紛紛請戰(zhàn)。 袁紹的三兒子袁尚,也是意氣風(fēng)發(fā),要迎戰(zhàn)于禁! 袁紹十分的高興,說道:“有諸將之神勇,何愁曹賊不滅?我四十萬大軍,不能全部屯于白馬津,我決定,起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 “主公。” 許攸站了出來。 袁紹眉目微起,問道:“子遠(yuǎn)有何話說?” 許攸道:“于禁的營寨是不足慮,可東郡濮陽有曹操五萬重兵,由曹軍上將樂進(jìn)把守。他位于于禁的側(cè)翼,又距離白馬津不遠(yuǎn),不得不防。卑職建議先派兵牽制住樂進(jìn),再攻打于禁,可保萬無一失。” “不然不然...。” 審配站出來道:“譚公子率領(lǐng)十五萬青州軍,急攻徐州,遭到臧霸的阻擊。雖然臧霸占領(lǐng)了齊國和北海,將譚公子的兵馬堵在了青州境內(nèi),但徐州空虛,正是主公襲取的好機(jī)會。卑職建議遣一員上將,領(lǐng)兵十萬,攻取徐州。即可解除東面的威脅,又可以夾擊臧霸,迎譚公子的十五萬兵馬來白馬津助戰(zhàn)。何樂而不為呢?” “既要出兵徐州,又要攻打于禁,還得防備樂進(jìn),那我們的兵馬,就顯得有些不足了。還是選一下吧?”郭圖道。 “應(yīng)該先攻打于禁。”許攸道。 “先攻徐州。”審配道。 “這...。” 袁紹被自己的謀士們搞懵了。 到底是攻打徐州好?還是攻打于禁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