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由景德鎮窯燒制,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腹徑28.4厘米,口徑僅為5.5厘米。 胎質潔白細密,青花呈色穩定,白釉純凈,透明度極高,青花系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無蓋,小口,口沿平厚,頸短而細,平肩,肩以下收斂,脛部瘦長,近底部外撇,平底。 造型端莊挺秀,腹部繪制“蕭何月下追韓信”歷史故事,蕭何、韓信和艄公的形象繪制的富有個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為背景,形象生動地展開了一幅歷史畫卷。 畫面之外配有五組紋飾帶,整個梅瓶裝飾繁縟,紋飾帶布局疏密有致。 并且這件梅瓶的紋飾非常有特色。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從上到下描繪了6層疏密有致的青花紋飾。 所飾的西番蓮、雜寶覆蓮紋、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主題鮮明突出。 以古代歷史為裝飾題材,在元代青花瓷中經常使用,反映出當時戲曲故事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瓶上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栩栩如生。 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且空白處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 這樣一件完美的瓷器可以說是呈現在蕭章的心中已久。 蕭章輕輕地閉上眼睛,將這件美麗的青花瓷泥胎慢慢的修飾好。 然后輕輕的放在一旁。 這紋飾,這花紋,這圖案全都等這蕭章去完善。 蕭章也不著急,等明日陰干素燒之后就可以呈現出來了。 將差不多用了半小時這才弄好的梅瓶泥胎放在。 蕭章也開始準備第四件泥胎。 這第四件泥胎是一件玉壺春瓶。 而記憶中上面的繪畫圖案是人物故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