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家老宅被照料的這般好,宴請鄉鄰是慣例。
所以,東家決定買三頭豬,請村里人吃流水席。
周圍鄉親,想來吃席的,也可以來。
反正,來者是客,招待就是了。
四郎要做周寧縣縣令的事,以風的速度傳播開來。
地主、鄉紳、商人,也都聞風而至,來送禮攀交情。
四郎沒整‘我不收禮’那一套,他將禮物都收下了。
五郎不懂,問道:“你就不怕有人彈劾你趁機斂財啊?
別覺得你是父母官就是老大了,那些底下人也不好對付呢。”
四郎笑道:“放心,我用這些銀子,在縣里辦個縣學,到時候把這些人的名字和捐贈銀兩數,刻在碑文上。”
他們這里貧窮,學風不盛,好幾年不出一個秀才。
得慢慢培養些人才出去,發達了才有能力回報鄉鄰。
久而久之,就成了良性循環。
上官若離道:“就是考不上秀才、舉人的,能認字算賬,能做的事就多了,出路也就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