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平原郡,厭次縣。 吃了敗仗以后,劉備遁逃到了這里。 好在高干沒有趕盡殺絕,否則,他還得接著往別處逃命。 任職平原相的這段時日,劉備兢兢業業,實施寬仁治理,在民間的口碑極好,也很受百姓稱贊。 他也本以為可以這樣一直干下去,然后憑借著良好口碑和百姓愛戴,等到青州刺史焦和退休,他就能頂上青州刺史的位置。 結果,一場黃巾余孽的作亂,攪得青州變了天。 現在的劉備有些明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就是句屁話。 想他平日里受到百姓的尊崇愛戴,結果呢,還不是因為實力不足,而擋不住袁紹大軍,敗逃于此,哪怕統帥高干只是個半吊子的庸才。 想要立足于亂世,就必須得擁有足夠的實力。 不然的話,哪怕你再受百姓歡迎,也一樣擋不住大軍的鐵蹄。 劉備差的是什么呢? 他認真想了想,好像除了有兩個猛男兄弟,其他什么都差!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就連現如今跟在麾下逃難的兩千士卒,也大多是在為愛發電。 想要擴充實力,如果得不到世家豪閥的支持,那么,就必須找到一位真正的財神爺! 否則,以劉備目前的處境,就算天上掉餡餅,他也不敢吃下肚子。 處理完案桌上的軍務,劉備擱下筆,略顯疲憊的聳動兩下肩膀,目光落在桌上的厚厚一摞書簡,不覺嘆了口氣。 古話說,三十而立。 可他今年已經三十有二,卻還是一事無成。 再看看其他人,出身名門的袁紹已經坐穩了冀州,老弟袁術也虎踞淮南;近來,蟄伏良久的曹操成功奪取兗州;當年一起讀書同窗的公孫瓚,也成了幽州境內的話事人…… 當初的討董盟軍,除了死去的那些人,好像就屬他混得最慘。 平原郡內,劉備或許有些名聲,亦是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可,劉備志遠遠不止于此。他想做救國扶世的英雄,亦或是光武帝那樣的偉略人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