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人想法和荀彧信上內(nèi)容,幾乎不謀而合。 寧武也因此點了點頭,吩目光中帶有贊賞:“你說得有些道理,這件事情,本太師就交由你來處理。干不好,提頭來見;干好了,河東太守的位置,就由你來坐?!? 衛(wèi)覬眼中閃過一抹亮色,正欲拱手應下,郡官之首的郡丞卻面色一變,急忙出聲制止:“太師,這不合規(guī)矩?!? 按理說郡守死了,就該他這二把手扶正。怎能看著一個地方縣曹,竄到自個兒頭上。更何況,河東郡內(nèi)根本沒有這么多的糧食供養(yǎng)這些流民。 “什么規(guī)矩,老子就是規(guī)矩!” 寧武有些冒火,剛才出言獻策的時候不見你吱聲,現(xiàn)在做了決定,你跳出來說不合規(guī)矩,到底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他熊目盯著這名四十來歲的郡丞,語氣不悅:“怎么,你有意見?” 郡丞被寧武的目光盯得發(fā)毛,這才想起眼前之人絕非良善,甚至比豺狼更狠,到了嘴邊的話,又趕緊咽了回去,連道不敢。 這件事情也就定了下來。 時間以一年為期,期間大小事務由衛(wèi)覬全權(quán)處理,河東所有縣地負責配合。 至于糧食問題,來的時候荀彧說了,他會想辦法解決。 此時,洛陽城里。 荀彧正從一家大戶宅邸出來,門口兩座大石獅子氣派十足,彰顯出這座宅邸主人的地位不凡。荀彧回頭望了一眼,默默嘆上口氣。 籌措糧食的進展,遠沒有想象中的順利,甚至很難。 洛陽的富戶很多,他們囤積錢財、糧食無數(shù),并且擁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荀彧選了十幾家在洛陽城大有名聲的門戶拜訪,結(jié)果大抵相同,這些人就像私下商量好的一樣,任他磨破嘴皮,就是不肯拿出糧食。 就算有,也只是一兩百石,而且臉上還露出一副極為肉疼的模樣,像是要了半條老命。 一兩百石的糧食,連押運士卒的口糧都不夠。 荀彧想不明白,這些富商為何如此抵觸,又不是不還,只是暫借而已。等以后國庫充裕了,借來的糧食自然連本帶息的歸還他們。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糧食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當初寧武走的時候,荀彧可是與李儒據(jù)理力爭過,保證能夠籌措出糧食。如今白波叛賊已經(jīng)平定,可糧食還差了好大一截。 荀彧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