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上四州的三十六郡,則是各轄三府,每一州九個郡加起來就是二十七個府,用24+3=27的模式命名。 秦州九郡,以二十四節氣,加上春種、秋收、冬藏這和二十四節氣有所關聯的時節,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漢洲九郡,以也算漢朝時期的三國二十四名將的表字或者名字,總值是以表字為主,只去兩個字作為各府名字,額外再加上孟德、玄德、仲謀這魏蜀吳三國君主的表字,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唐州九郡,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字,也是去他們各自的表字,沒有表字記載的,從名字中取兩個字作為府名,額外再加上未入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唐初名將薛仁貴、蘇定方,和唐中名將郭子儀三人的名字,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明州九郡,郭棟等人挑選了從三皇五帝到明朝結束的二十四位皇帝:朱襄(神農)、軒轅、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穆、秦皇、漢武、光武;魏武、武悼、開皇、貞觀、武周、開元;宋祖、宋宗、宋仁、洪武、永樂、崇禎,再加上夏桀、商紂、隋煬三位最致命的亡國昏君,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為了郭棟定下的高壓暴政,也是為了他們少死一點腦細胞,以后的時候能好記一些各地的名字,所以強硬規定下四州每一府各轄四個市。 因為下四州,都是用二十八星宿作為各府的名字,所以干脆就用各府對應的星宿名,也就是亢、角、井、室等二十八個字,前加各州定下的四個字,作為各市的名字。 什么?個性?特色? 一群蠻夷,要這些干什么?或者就可以了,還要啥自行車,方便郭棟和黃老鞋他們這些二把刀、純業余的治理江山不就行了? 所以,隋州狻猊國以宇宙洪荒四個字、商州以風云雨雪四個字、宋州已經史子集四個字、夏州以天地玄黃四個字,以這些和老家古典文化有關的文字作為前綴。 比如對應二十八星宿中角木蛟這一星宿的四個府,所下轄十六個市,隋州的就叫做宇角市、宙角市、洪角市、荒角市;商州的就叫做風角市、云角市、雨角市、雪角市;宋州的就叫做經角市、史角市、子角市、集角市;夏州的就叫做天角市、地角市、玄角市、黃角市; 郭棟和黃老鞋他們這些純業余,過家家型的薛國‘帝王將相’們,只需要記住宇宙洪荒、風云雨雪、經史子集、天地玄黃這四組字,分別是下四州哪一州的,就可以立刻明白這下四州加起來足足448個市都是哪里的了。 同樣,要是有人犯了法,哪怕是在外地,只要一看這流水化的市名,就知道是哪個州哪個郡哪個府的了。 南洋這些土著對于什么九野九霄九流九曜之類的不熟,郭棟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華人,就算不熟悉這些的,卻也大概都能明白,都能記得,這就足夠了。 同樣,上四州的各市名字也是強行規定、流水化的。 上四州每一府下轄五市,秦州以五行:金木水火土、漢洲以五色:黑白青赤黃、唐州以五音:宮商角徵羽、明州以五瓷:哥官汝定鈞,如同下四州一樣,以這些字后綴府名來作為各市的名字,只不過,因為上四州的府名挑選各不同類,所以上四州的市名都是三個字的,比如軒轅府下轄的五個市,就分別叫做哥軒轅市、官軒轅市、汝軒轅市、定軒轅市、鈞軒轅市。 “下四州和上四州都是各轄九郡,二四得八,八乘九得七十二,也就是外八州一共七十二個郡。” 豬鶴在一邊找來紙筆計算了起來:“下四州以二十八星宿為府名,每州二十八府,四乘二十八……二四得八、四八三十二、八十加上三十二,一共112個府。” “這么簡單的數字,你還得筆算?” 邊上狐貍冪鄙視起了豬鶴,隨后開口說出一串數字:“上四州每州二十七府,一共一百零八府。每府五市,一共五百四十個市。” “而下四州每府四市,一共四百四十八個市。” “加在一起就是一共二百二十個府、九百八十八個市。” 然后鄙夷地看著一旁的豬鶴:“你算這些干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