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頓河-28號陣地-《環球挖土黨》
第(2/3)頁
“基洛夫營長,這是我們的探測結果。”
石泉等到所有已經被找到的尸骨都被送出白樺林,這才將探地雷達的掃描結果遞給了對方。
“還有哪些沒挖?”基洛夫營長一邊看一邊問道。
石泉用鉛筆指著成像圖上介紹道,“目前只有正對著頓河方向的陣地前沿左右兩邊的火力點沒挖完,剩下的就是戰壕線里這些可能埋著尸體的地方。另外還有戰壕線最右邊,那里好像有兩個集體墓地,是特意留給你們的。”
基洛夫思索片刻后做出了決定,“我的人今天先把那兩座集體墓地清理出來,到時候也許需要你的幫忙。”
“隨時樂意效勞”石泉微笑著做出了承諾。
安排好了基洛夫的人,雙方劃分好了區間之后,石泉特意找來根妮雅去房車里陪著情緒低落的艾琳娜,隨后和其他人一起繼續去清理挖到一半的機槍掩體。
雖然因為指揮所的景象讓他們對這兩座機槍掩體的情況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他們從泥土中挖出來幾顆破碎人骨和散架的重機槍時,情緒依舊難以抑制的有些掙扎。
這完全是一場不對等的殘酷戰斗,但戰爭從來不會發生在雙方武力對等的時候。而武器的迭代除了讓戰爭本身變的更加殘酷之外,也從沒有想發明者當初預料的那樣盡快以最小的傷亡結束戰斗。
從水冷的馬克沁到噴火坦克,從莫洛托夫雞尾酒到反坦克槍。還有45毫米、76毫米甚至88毫米、150毫米乃至200毫米以上的各種火炮,再到現如今的衛星制導武器乃至核武器。它們最本質的目的仍舊是殺人,區別無非各有各的殘忍,又各有各的仁慈罷了。
竭盡所能的將機槍掩體里殘存的尸骨清理出來送到營地中央的帆布上,石泉等人緊接著便接到了基洛夫營長的求助。
這兩片獨立于戰壕線之外的集體墓地誕生于戰后的蘇聯時代,當地居民在種植人工林的時候,將發現的蘇聯紅軍尸骨和德軍士兵尸骨分別安葬在了陣地邊緣的空地上。但也無意中讓曾經犧牲于這片戰場的蘇德士兵在死后繼續與宿敵保持著對峙的狀態。
包括艾琳娜在內的俱樂部眾人趕到這兩塊有清晰記載的墓地附近時,搜索營的士兵們已經從泥土中翻出了兩塊用火炮防盾做成的墓碑。
其中一塊防盾上,斑駁的紅色油漆寫就的“第126步兵連\\頓河-28”的字樣依舊依稀可見,甚至連鑲嵌在上面的紅色五角星都完整無缺。
而在另一塊帶有彈孔的火炮防盾上,僅僅用白色油漆寫著“德國人/他們輸了”這樣兩排詞語。
在兩撥人的合力挖掘之下,兩塊相隔不到10米的墓地被一點點兒的挖開,露出了一具具堆疊的白骨。此后的三天時間,在俱樂部眾人的幫助下,搜索營的士兵從蘇聯紅軍的集體墓地中清理出了超過四百具尸骨。
這個數目已經遠超當時駐守在這里的第126步兵連全建制的數量,但從另一面說,也恰恰證明當時的蘇聯紅軍在復出更多的代價之后又重新奪回了這里。
而在德國人人的集體墓地里,挖出來的數量卻僅僅只有不到200人,同時他們的尸體也擺放的格外散亂,甚至完全稱得上“隨地亂丟”的地步。
除了這些曾經被掩埋過一次的尸骨之外,戰壕線本身經過仔細的梳理之后,還額外挖出了不到20具尸體,這些尸體大部分都是蘇聯紅軍。但其中也不乏兩具后腦勺朝天、腦瓜頂對著頓河方向的德國士兵的尸體。
這兩具德國人的尸體也許算得上這一周以來最好的消息——至少證明他們確實被蘇聯紅軍又攆回了頓河的邊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德化县|
濉溪县|
探索|
林西县|
东乡县|
十堰市|
美姑县|
随州市|
伊川县|
高雄县|
咸阳市|
习水县|
罗定市|
山西省|
新郑市|
海林市|
黔西|
越西县|
桦川县|
乳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德庆县|
桓台县|
阿勒泰市|
保康县|
奇台县|
东阿县|
江北区|
安化县|
北辰区|
肇源县|
仙居县|
泰安市|
青神县|
黄骅市|
武邑县|
乌鲁木齐县|
徐州市|
永昌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