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短短幾分鐘的參觀,不顯山不露水甚至都沒露面的包工頭老張就這么輕而易舉的把戰利品給升格到了藝術品的高度。 “這張守誠當個包工頭兒可惜了。”何天雷也湊上來,“這玩意兒留下來吧,反正后山這么大也不缺這點兒地方。” “既然你們都這么說了,就把他們留下來吧。”石泉痛快的點點頭,朝三姐妹中的根妮雅說道,“回頭在旁邊單獨立個牌子,寫上非賣品。” 根妮雅點點頭,引著眾人一邊往里繼續參觀一邊說道,“雖然后山這里基本上沒有人能進來,但安全起見周圍還是圍上了鋼絲網圍墻。而且張還用剩下的工程款給圍墻掛上了偽裝網,并且安裝了全套的監控設備。” “都花了?”石泉挑了挑眉毛。 “本來還剩下一些,我們自己做主又弄了個小靶場。”根妮雅伸著小手兒指向更深處的角落,“300米的靶場,10個電控靶位,還有冬天取暖用的木屋。” 石泉拍了拍額頭,“花了就花了吧,弄個靶場也挺好。能替老板花錢的員工才是好員工。” “那個...” 根妮雅躲在艾琳娜的身后,“我們還差張先生6100美元的尾款...” 我...石泉張了半天嘴,終究還是笑著搖搖頭應下了這筆債務。 參觀完了初見雛形的博物館,眾人這才進入雷達站。如今生活在雷達站的人可不少,除了忙著維修戰利品的三姐妹和借調過來的機械師海寧等人,阿薩克一家也已經正式入駐,這些人幾乎占據了三樓一大半的房間。 對于新加入的艾薩克一家人來說,明媚的陽光,溫暖的氣候以及漫山遍野的白樺林和透過窗子就能看到的貝加爾湖,這里的生活要比苔原上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玻璃溫室里種植的各種蔬菜以及半山腰平臺邊緣那些已經開花的各種果樹,這些都是在北極圈里很難看見的稀罕物。 相應的,他們也自發找到了各自的崗位,聽根妮雅說,自從到了這里之后,阿薩克的老爹每天天剛亮便背著一支sks步槍在雷達站周圍溜達,巡邏的同時還隔三差五的扛回來一些諸如野兔或者野豬傻狍子之類的野物。 阿薩克的老母親也沒閑著,這老太太的注意力全都在溫室里種的那些蔬菜上面,那細致勁兒根本就不會讓一顆雜草多吸收一秒鐘的養分。 至于阿薩克的妻子,除了照顧他們家那一對兒雙胞胎之外,只要有時間就忙里忙外的收拾衛生。原本因為維修戰利品被糟踐的滿地油污的雷達站如今不說一塵不染也絕對算得上干凈整潔。 把這一家人忽悠過來可算是撿到寶了,石泉高興之余,招呼著何天雷以及艾琳娜從大伊萬的貨柜車里搬出來一箱箱繳獲的皮草當作禮物分給了眾人。 等到天色擦黑,生活在雷達站的所有人湊了三大桌子歡聚一堂,等到散場的時候,石泉順便給除了阿薩克一家之外的眾人放了一周的長假。 如今遲遲沒有硫磺營地的線索,剛在北極圈里被凍了一個月的石泉也因為消失匿跡的歐麗卡,以及最近這段時間,俱樂部在同行圈子被過分關注,導致他根本提不起去挖二戰遺址的興趣,索性就給剛從鬼門關轉了一圈的員工們放個假換換心情,順便也讓一直忙著維修的三姐妹和海寧他們休息休息。 第二天一早,海寧帶著他的兩個手下去了伊爾庫茨克,艾琳娜四姐妹則買了機票打算回白俄的孤兒院看看,就連劉小野也準備回家休息休息。 熱熱鬧鬧的雷達站只過了一個晚上,就只剩下石泉何天雷兄弟倆以及阿薩克一家。不過還沒等到中午,安德烈那輛標志性的營長級防彈越野車便在車隊的簇擁下開進了雷達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