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來有人曾經(jīng)在這兒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石泉彎腰撿起一張帶著腳印的報紙,上面的時間顯示的竟然是97年7月,他甚至還在這張《真理報》上看到了華夏港島回歸的新聞。 “我記得盧堅科夫提供的資料里說這里在蘇聯(lián)解體前后就廢棄了,所有人也都撤出了?”艾琳娜一邊往樓上搜索一邊說道。 “也許有人留下了吧。” 石泉不由的想起了堅守在勒拿河畔的尼涅爾和那位守著燈塔的氣象專家,蘇聯(lián)確實解體了,但有些人卻依舊活在蘇聯(lián),甚至還活的很好。 兩人來到二樓,僅有的六個房間里,靠近陰面的三個房間懸掛著一張張動物皮毛、干癟的肉塊,以及各種包裝的罐頭和包括鹽、衣服、甚至武器在內(nèi)的生活必須品。 而陽面的三個房間卻和當時尼涅爾的那片菜園一樣種上了一片片的蔬菜,甚至在房間中央還有一顆掛著果實的小樹。 只不過它們因為太久沒有澆水都已經(jīng)干涸的只剩下了一碰就碎的輪廓,包裹那顆果樹上的果實,石泉只是輕輕一捏,那干癟的果實就已經(jīng)碎成了大塊小塊的渣子。 兩人關上方面,沿著樓梯繼續(xù)往頂樓走。這頂樓的房間更加有生活氣息,樓道兩側的墻壁上寫著一首首詩集,各個房間不知道是后期改造還是本就如此,不但有浴室、桑拿房甚至還有一間設備齊全的健身室和小型電影院。 石泉看了眼距離自己僅僅只有不到10米的一枚白色箭頭,最終輕輕推開了最后一個房間的木門。 進門的第一眼,兩人便看到了一張正對著門口的辦公桌,這辦公桌的側面還有個用石塊搭建的壁爐,其改裝方法和在尼涅爾那里看到的如出一轍。 而在這壁爐對面的搖椅上,靜靜的躺著一個全身蓋著毛毯的尸體。 艾琳娜輕輕拿起毛毯上的藍頂大檐帽和一支帶著花紋的馬卡洛夫手槍。 “看來就是他堅持到了最后。”艾琳娜將帽子放回原位,“藍帽子,這里應該就是矯正營的真正位置了。” “搜搜看這里有什么吧。” 石泉沒動那具尸體,轉(zhuǎn)頭看向四周,這房間除了那張辦公桌和壁爐之外,最顯眼的莫過于位于床頭的那個碩大保險柜以及保險柜頂上放置的一張合影。 在這張彩色的合影里,幾個身穿軍裝的男人都在一張長條椅上,他們的腿上還分別坐著一位女人,這些女人臉上洋溢的呆板的笑容,而在照片的背景一腳,正是這大院盡頭的礦洞以及各種露天放置的采礦機械。 “這保險箱你打算怎么打開?”艾琳娜用試著轉(zhuǎn)動保險箱上的拉手,預料之中的被鎖死了。 石泉皺著眉打量著懸停著白色箭頭的保險箱,“這座矯正營里最值錢的東西恐怕都在這保險箱里了,先放在這兒,等下再想想辦法。” 艾琳娜無所謂的聳聳肩,關上房門將沖鋒槍摘下來放在辦公桌上,兩人開始仔細搜索這個房間。 只不過讓人失望的是,除了在辦公桌的抽屜里找到一包早已變質(zhì)的煙絲和一沓根本賣不出價的俄羅斯盧布之外,整棟房間里竟然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甚至他們都找不到任何能表明那具尸體身份的文字記錄! 談不上失望,兩人關好房門下樓打開反鎖的大門直奔第二棟樓,還好,這里總算沒有反鎖,石泉抽出撬棍熟練的撬開了被鏈條鎖死的門把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