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用了整整兩天時間在太脫拉總部的測試場地完成最后的調(diào)校之后,四輛車掛著太脫拉工廠提供的臨時牌照跟在女翻譯的車后面一路又開回了距離德國邊境線不足10公里的玻璃器皿廠。 這臨時牌照有效期只有一周時間,算是太脫拉工廠的特權(quán)。畢竟對于這個動不動就生產(chǎn)12輪甚至18輪底盤的造車廠來說,它們的很多產(chǎn)品根本開不上平板托運車,想要轉(zhuǎn)運到客戶手上只能靠本身的動力,而這種臨時許可就是給這些車準備的。 換句話說,石泉等人算是在太脫拉公司的幫助下鉆了個空子。當然,他們鉆的空子遠不止這些,和之前在俄羅斯不同,這次挖掘器皿廠遺址可是違法的。 捷克這地方并沒有多少挖土黨生存的土壤,善于精打細算的捷克人也遠不如蘇聯(lián)人擦大氣粗,甚至當年蘇聯(lián)紅軍都還沒來得及給柏林的國會大廈插上旗子,捷克(斯洛伐克)這邊就已經(jīng)早早的打掃完戰(zhàn)場上遺留的各種武器裝備準備迎接新的挑戰(zhàn)了。 而戰(zhàn)場打掃的越干凈,在挖土黨眼中也就越?jīng)]有吸引力,所以這個國家雖然也有些扛著金屬探測器漫山遍野瞎溜達的愛好者存在,但卻根本沒有形成規(guī)模和產(chǎn)業(yè)鏈。 不過,捷克雖然很難找到些值錢的二戰(zhàn)文物,但這里卻是間諜裝備收藏家的天堂。 從鋼筆手槍、雨傘槍到各種稀奇古怪的監(jiān)聽設備甚至各種聽都沒聽過的,冷戰(zhàn)時代各國最先進的特工裝備在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 可千萬別小看這些東西,它們的價值一點兒都不低,有時候往往一只看似普通甚至有些簡陋的鋼筆手槍就能賣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歐元的天價。 不過相應的,這也催生了一大批技術(shù)高超造假者,甚至有些造假高手本身就曾是不知道哪個國家退休的間諜。 換句話說,他們那個圈子比華夏國內(nèi)古董行當?shù)乃€深,一個不小心買到假的那都不叫打眼,那簡直可以說是爆頭。 就石泉知道的,曾經(jīng)就有個英國富豪花了大幾十萬英鎊買了一整套據(jù)說是英國間諜身上繳獲的裝備,從槍支到監(jiān)聽設備甚至到藏在假牙里的毒藥無所不包。 而且在公開的檔案中也確實有這么一位英國間諜,甚至那份收藏品里還包含一份當年報導捕獲這位間諜全過程的舊報紙。 買下這些收藏品的那位富豪也是仗義,回去之后直接就把這些東西全都捐給了英國本土的某個知名博物館。 可沒想到,博物館一番堅定下來發(fā)現(xiàn),這些裝備里除了一顆子彈確實是冷戰(zhàn)時代的產(chǎn)物,剩下的竟然沒有一樣兒是真的。 也因此,不管石泉還是大伊萬對間諜裝備的圈子絕對是敬而遠之。有那時間還不如好好琢磨下怎么從眼前的廢墟里找到猜側(cè)中的武器工廠來的實在。 這畢竟是違法挖掘,兄弟倆做的足夠謹慎,他們把車開到玻璃器皿廠遺址之后并沒有貿(mào)然動手。反而耐著性子等了一整天,直到確認并沒有引起當?shù)厝说淖⒁庵筮@才開始動手。 艾琳娜帶著翻譯將她的座駕停在了前往器皿廠的必經(jīng)之路上直接支起液壓助鋤并拆掉了一條輪胎,順便還把維修工具丟的滿地都是擋住了本就不寬的廢棄公路。 而在玻璃器皿廠內(nèi)部,何天雷已經(jīng)操作著挖掘臂上下翻飛的刨開了那些堆砌了快半個世紀的建筑垃圾。 隨著混雜著磚塊和泥土的建筑垃圾被一點點的清理干凈,被大火燒黑的地磚也一點點的暴露出來。 石泉和大伊萬各自拿著個鐵錘一點點的敲擊著地面,試圖從回音中找到隱藏在下面的入口。而在他們身后,娜莎拎著一支提前買來的金屬探測器仔細的查漏補缺。 然而,四個人忙活了一整天把占地近百平的建筑垃圾全都被翻了個遍事。實卻和他們想的截然不同,除了一個保存的還算完整的玻璃地雷外殼,他們竟然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 “先停一下,咱們的思路可能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