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鎮(zhèn)江。 鎮(zhèn)江在長江南岸,處于南京下游,與揚州隔江相對。 這里古稱“京口”,辛棄疾那首有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大概就是在這里寫的。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但孫權(quán)也好、劉豫也好,自古由南往北打,北伐成功的實在是不多。 這次北上的鄭芝龍也感到了這種英雄落寞,雖然他只想收復(fù)南京,實際上真算不上什么北伐。 但既然打輸了,他只能感慨這是時運不濟。 一開始,這仗打得真的很順,克松江、入長江、下常熟,鎮(zhèn)江在他的攻勢下?lián)u搖欲墜。 彼時王笑被岑安國拖在杭州,長江防線盡入鄭氏水師之手,南京就在眼前毫無阻礙,仿佛只要再過兩天,鄭芝龍就能坐鎮(zhèn)南京,把北楚那一點兵力圍剿在江南。 若問他當(dāng)時的心境,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鄭芝龍是真覺得自己要贏了,覺得名滿天下的王笑不過如此。 他做了無數(shù)的推論,派了無數(shù)的探子留意長江北岸是否有北楚的援兵。 他認為大勢已定,就算北楚再派兵南下也無法順利渡過長江,正在這時,北楚水師給了他致命一擊。 北楚的水師不是從長江北岸來的,不是從登州、琉球來的。這些地方鄭芝龍全都防備到了。 他萬萬沒想到,北楚水師是從濟州島來的…… 長江口,當(dāng)北楚的戰(zhàn)艦從東面直直碾壓過來,鄭氏水師布置在南北的防線根本來不及調(diào)轉(zhuǎn)過來。 當(dāng)北楚的炮火轟然砸落,一錘定音。 鄭芝龍想不通,自己一個縱橫海上多年的東南船王,怎么就在一個小年輕手里落敗了? 他猜想,是運氣使然吧。 北楚水師本該沒有那樣強大的水師的,更不該在濟州島。 是王笑運氣太好,正好有一支水師從濟州島出發(fā),捅進自己最薄弱的地方。 他沒有想過,當(dāng)他們還在為自己的家族牟利,為眼前的利益斤斤計較的時候。有人已經(jīng)把目光放到四海諸洋。 目光越遠,胸懷越大,境界越高。 有時實力與格局相對應(yīng)。 兩邊的格局一比較,這一仗本就是毫無懸念。 當(dāng)賀琬率軍攻向鄭氏水師,看到鄭芝龍揮起降旗,賀琬心里只有兩個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