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新學,打破桎梏(上)-《日月永在》
第(1/3)頁
朱允炆可能會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以天子身份同時給幾百人上課的皇帝了。
就在東陵這片空地上,幾百張類似后世課堂的小書桌碼放的整整齊齊,三百余名自全國各地挑選來的新學種子,老老實實的坐在桌子后面,不時偷摸著瞥一眼正前方坐在高大書案后的建文皇帝。
朱允炆居高臨下,看著眼前幾百個規規矩矩的學生,恍惚間,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大學時代。
那時候的自己,就跟眼前的他們一般無二,規規矩矩的坐著,認真仔細的聽著,全幅身心都在老師身上。
而今天,角色互換,自己也成了他們的老師。
“今天,只有師生,沒有君臣。”
朱允炆先開了口,算是定下了基調,學術上的事情,總是需要探討的,自己若是拿著皇帝的身份,眼前這些人,又哪里還敢發出不同的意見呢?
師生?
空氣有些安靜,因為這個關系在這個時間是很神圣的,天地君親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皇帝雖貴為至尊,但若是好為人師,真的具有這個能力和資格嗎?
“爾等都是朕差錦衣衛,自全國挑選出來的,目的便是為了迥別于固有的學術體系,成立新的學說,用于治國、治軍、治民。”
朱允炆的話引起了不小的騷動,自漢以來,儒家治國以近兩千年,至程朱二人,天下的教育體系已經徹底完善,儒家學說甚至比朝代的政權還要穩固,結果現在皇帝卻親口說,要成立新學,用于治國、治軍、治民。
這是從根本上推翻儒學,是在斷天下讀書人的種啊!
“有不愿意留下來的,可以離開。”人群騷動了一陣,最終卻只有幾個年近而立的站了出來,跪地叩首,“草民自幼寒窗苦讀,為的便是一日科舉高中,光耀門楣,圣人立學兩千年,草民不認為還有更優等的學說,草民庸碌,不配新學,伏請告辭。”
朱允炆沒有答話,自有宦官將幾人帶離。
新學干系太大,朱允炆甚至都把講學之地放在了太祖陵寢之側,哪里是說離開就能離開的,這天底下,畢竟只有死人才不會開口。
等待這幾個人的,只是錦衣衛的繡春刀罷了。
“還有人要離開嗎?”
朱允炆淡淡開口,神情上并無不愉之色,但現場卻再也沒有一個告辭的。
這群人都是年輕人,這么些年讀書又沒有什么成績,成日里被周遭親友嘲諷不學無術,出于叛逆,難免抬杠,說傳統儒學的不足之處,來為自己臉上遮羞,如陳沖這般,覺得治國之術另有辦法的也是不在少數。
他們并不傻,皇帝金口玉言,一句治國、治軍、治民便為他們畫了錦繡前程,將來出將入相,可都是要自他們這群人中挑選的。
“既然沒有愿意離開的,那朕的講學便要開始了。”
朱允炆飲上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其實這地方很不錯,山清水秀的,古時先賢不也喜歡隱居深山,修身養性嗎?看看這周圍一圈的柳樹,景色宜人啊。”
皇帝是個傻子吧?
這周圍明明是雪松,完了,皇帝估計是打小沒出過宮,五谷不分,連這種基本常識都沒有,還指望他能傳授什么有用的玩意?
雙喜心里一顫,有心提醒一下朱允炆,剛剛邁出腳便停了下來,又靜靜的站回原地。
整個空地上一片安靜,只有朱允炆一人在滔滔不絕的夸著周圍的“柳樹”,終于有一人站了起來,“陛下,這周圍是雪松,不是柳樹!”
朱允炆的話頭頓時戛然而止,瞬間漲紅了臉,“胡扯!這明明就是柳樹!”
敢反駁朱允炆的能是誰,除了紀綱再無人有這種膽子。
“朕說是柳樹,就是柳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胶州市|
安塞县|
武鸣县|
万全县|
应用必备|
天门市|
赤壁市|
新疆|
商都县|
崇文区|
明光市|
襄汾县|
齐河县|
临澧县|
墨脱县|
屏东县|
和龙市|
临清市|
钦州市|
永仁县|
广昌县|
商洛市|
紫云|
长岭县|
建昌县|
民勤县|
教育|
托克逊县|
彰武县|
林西县|
元氏县|
雅安市|
邵阳市|
鱼台县|
孟州市|
舞钢市|
五寨县|
通城县|
张北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