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閱兵(上)-《日月永在》
第(1/3)頁
朱允炆心情不好,直接導致了連續幾天整個皇城都仿佛被厚厚的陰云遮蓋住一般。
尤其是當祭孔大典結束之后,朱允炆在后宮里,這個臉就沒有笑過。
生氣歸生氣、憋屈歸憋屈,但朱允炆還是傳了口諭,讓戶部出銀子,給京官一律加了一個月的俸,朱允炆不能讓外人知道自己生氣。
鐵鉉來過一趟,新軍也操訓了一年半多,這次國慶,挑了一萬多最拔尖的要參加國慶閱兵,這也是朱允炆打算亮出來給幾個入京的親王長長眼,秀一下肌肉。
等閱兵結束后,新軍就會有一部分拔營往九邊,遼東、甘肅的軍隊會先撤回來,在朱允炆的計劃中,大明九邊已及漠南、山東兩衛的軍隊會在后面五年內陸續參照新軍的方式重新訓練。
在這個過程中,軍中歲數大的會被裁汰,兵部在全國陸續招募新兵補充,年齡紅線會持續降低,現在的頂格線是四十,五年內計劃逐漸壓低到三十五歲,但這就是涉及到兵源的補充,所謂好男不當兵嘛。
國泰民安的時候又不能拉壯丁,百姓對于參軍的熱情也不高,只有那些遭了災、沒有產業的無產階級才愿意從軍,或者是一些地主家里的佃戶、世家的下人仆從逃出來的,無路可走才選擇從軍,想要順利推動募兵,軍餉就要再提高。
現在的大明軍隊系統中,以西南山地軍和閔浙水師的年俸最高,為二十兩銀子,九邊、京營、遼東、甘肅、云南其次是十兩,漠南衛、山東衛因為有軍田代糧餉,倒是不用支付,即使如此,大明軍隊一年的開支就占到了將近八百萬兩,達到國庫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以洪武三十年戶部收計為例,大明實物稅占到了國庫收入的八成以上,計糧三千六百萬石左右,布帛六十余萬匹、茶鹽水銀朱砂諸物若干。
而建文元年戶部的收入,因為沿海多地開了鹽市,稅銀也僅為四百六十萬兩左右,加上遼東邊市、遼東織造局、江南織造局的貿易收入,銀子的稅入仍不過在一千萬兩左右。
是歲國庫總收入折算銀錢的話為三千八百九十萬兩,比重仍不過才僅僅三成不到而已。
所以軍費開支這一項,洪武朝一般是以糧食代銀,走水路調江南的儲糧至遼東、廣西,只有甘肅、關西七衛這些地方的駐軍發實銀或寶鈔。
朱允炆登基之后,大明寶鈔被停印并禁止流通使用,民間寶鈔由各地官府回收,一兩面值的寶鈔換半兩紋銀或一石糧食的比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福安市|
拉萨市|
项城市|
海原县|
平顺县|
类乌齐县|
通江县|
大兴区|
祁连县|
丹阳市|
米泉市|
伊金霍洛旗|
天峨县|
简阳市|
弥勒县|
庆阳市|
高台县|
德州市|
中西区|
本溪|
阳城县|
肥西县|
祁连县|
冷水江市|
资溪县|
清苑县|
广汉市|
铁力市|
瓮安县|
洪泽县|
嘉荫县|
故城县|
襄城县|
威远县|
综艺|
临颍县|
伊川县|
湟中县|
阿城市|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