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的紅河平原上,可有著十幾萬安南軍在到處搜尋他們的蹤跡,一旦得到消息回師,留在咸子關(guān)的三千人就要面對幾十倍的敵人。 去清化的立功逐勛,留守的九死一生! “我知道大家都想立功?!? 劉錚環(huán)顧眾人,“但要是都死在了清化城下,天大的功又如何,哪還有領(lǐng)賞的日子。” “那,誰去誰留下?” 有人猶豫著開口道,一邊是錦繡前程,一邊是死地絕境,這個抉擇,誰能坦然面對。 “這個提議是我提出來的,自然我留下?!? 劉錚臉上淡然一笑,“至于三千個兄弟,讓他們自己選吧,若是招不到三千人,便有多少算多少。” 眾皆面上動容,大堂內(nèi)頓時有幾十人站出來,“俺留下!” 死并不可怕,選擇死才需要莫大的勇氣。 一年多吃苦受罪的同袍之情是堅固的,大堂內(nèi)很快響應(yīng)聲一片,便是有幾個心不甘情不愿的,這會兒也咬牙站了出來。 “都留下誰他媽去清化!” 劉錚大喝一聲,隨后輕松笑道,“先登清化者升營長,你們都去,我一個人在這領(lǐng)三千軍,也算提前感受一下營長的威風(fēng),都別跟老子搶?!? 隨后劉錚扭身就出了大堂,“今晚好好睡一覺,明兒一早整軍!” 所謂軍人,百死而已。 成軍的第一次思想大會上,教官的話震耳欲聾,“父輩血染長空,才換來河山光復(fù),我漢人浴血重生。英魂不遠,若見后世兒孫沙場懼死,盡丟大明武人顏面?!? 劉錚的父親便是當(dāng)年隨牧英征云南蒙古退役的老兵,父一輩的兵,怕死者甚少,只因為一句話,“雖畏死,毋為奴。” 故此時之大明,尚武者蔚然。 翌日一早,全軍集結(jié),劉錚便于校場中直面全軍,朗聲道,“兄弟們,前面就是清化城了,你們可都是好樣的!” 沒人興奮吶喊,山地軍同新軍一樣,紀(jì)律意識早就在教導(dǎo)團的鞭撻下像鐵一般,雖然得到了夸獎,卻沒有任何騷動,仍然面容嚴(yán)肅的目不斜視。 “先登清化者,晉營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