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能夠說的,我想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很多教育方面的專家,應該比我說的清楚明白。 我想,我只能從我個人的一些感受去說一點吧。” 高鳴點了點頭,認真地開始進行一些記錄。 盧晨認真地想了想,才繼續開口說下去。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國內的教育不對,沒有國外的教育好,從我的親身經歷上來說,我覺得任何一種教育都有弊端和不足,沒有說哪一種教育就一定好。 孩子他們畢竟是一個一個的個體,就像是每個成年人一樣,孩子其實也是一個人。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略孩子的感受,總以為自己給的一定是最好。 但最好的東西,它有些時候,未必是孩子最想要的,也未必是每個孩子都適合。 所以還是應該去了解孩子,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去給孩子一個最適合的。” 高鳴想了想問:“這也是你對兩個女兒的教導?” 盧晨突然笑著說:“呵呵呵,有一點我必須要解釋,我的兩個女兒里,盧小曦是從小跟在我身邊,但是楊小溪其實不是我教導出來的孩子。 我和楊小溪的母親,算是重組家庭,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正式結婚。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我們兩已經算是一家人了,楊小溪也是我的女兒。 可即便是如此,我還是要說,楊小溪的教育,還是要感謝她的母親,還有她的姥爺和姥姥。 是他們的教育,才給我這樣一個可人乖巧的女兒。” 同樣是一位父親,高鳴還是對孩子教育方面更加的有興趣。 “那么,您覺得,您接觸了楊小溪后,你有沒有改變她呢?” 聽到這個問題,盧晨不得不承認,高鳴是個很合格的記者。 他能夠每一次切中要害的提出合適的問題。 盧晨想了想說:“我想應該是有的,以前的楊小溪乖巧可人,但她性格上還是過于內向,很多時候不善于去表達自己。 這一點是我們接觸了之后,在我和女兒盧小曦努力下,讓楊小溪出現的改變。 現在小女孩,不但是乖巧可人,同樣她也是懂得去表達自己。 最重要的是,她開始變得勇敢了。 勇氣,我覺得這是每個孩子所需要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