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了這個目的,各國共產黨人集會于倫敦,擬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麥文公布于世。 一瞬間,困擾了馬克思一個多星期的文思枯竭頓時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噴薄而出的才思敏捷,如同打開緊鎖房門的鑰匙,瞬間讓他找到了宣言的靈感。 “我想到了,我想到怎么寫好這篇宣言了!” 馬克思激動的握住加里安的手,之前他曾猶豫了很久,寫過不計其數的稿紙,但是卻對至關重要的第一句話不知如何下筆,而加里安的一句提醒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灰白的大胡子上是一雙不大卻顯得堅毅的眼神,泛著神采奕奕的光澤,仿佛在那一瞬間,他找到了不朽的信仰。 就在兩人討論之際,馬車停在了圣馬丁堂的門口,陸陸續續有人走進了這間并不起眼的教堂。此時的這些來自半個歐洲的代表們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這次會議的召開,將會影響兩個世紀,無數繼往開來的革命者,為了偉大的信仰,將鮮血凝固在子彈頭上。 加里安跟隨著馬克思走入了圣馬丁堂,里面坐滿了來自歐洲各國的代表,還有民主派人士。他們都對這場會議的召開充滿了信念和希望。 黑暗的舊世界中誕生出一片星火,革命者們以自身為薪柴,將革命的火種從星星點點,慢慢變成能夠燎原的火炬。 各國代表相繼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加里安環顧了一圈,巴枯寧,蒲魯東,馬志寧,韋斯頓等,幾乎歐洲所有的激進革命黨,社會主義人士和民主派人士都集中在這個會議上,至于某些人是不是為了崇高的解放世界理念而來,他不得而知。 整個大廳從會議開始之前的吵雜,到現在安靜無聲的聆聽,工人階級代表們真正的踏上了歷史的舞臺。 然而那些后輩們,那些在革命先輩的事跡宣揚中長大的一輩,那些堅信著偉大理念的一輩,那些在星火沒落的時代,卻依舊甘愿化身薪柴的一輩,看到眼前歷史性開端的這一幕,不禁悄悄紅了眼睛。 熱淚盈眶。 為這一刻共產黨宣言的誕生而激動。 馬克思站在臺上,他深吸了一口氣,環顧著臺下的眾人。為了這一刻,他等待了二十多年,激動,欣喜,失落都已經歸于心中的塵土。冷靜的對眾人說道,“在會議開始之前,我想請我的一位朋友上來為這次歷史性的會議講兩句話。他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是他的功績卻與世長存。他今天站在這里,作為民主革命黨的一員,作為我們的一員,我想讓他來為這個會議,拉開帷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