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此,朱之儀這個人,便會像一陣風般,消散在龐大的宮廷之內,人們會淡忘她,如同她從未出現過一般。 “娘娘,臣這里有幾件事情需要您定奪。” 周尚宮上前一拜,開口說道:“從去年以來,宮中修繕便沒有停止過。這也不奇怪,魏宮已有二百余年的歷史,許多房屋老舊。可是,外朝卻認為宮中修繕花費過多,需要節制。故而連永安宮走水超過半月,也一直擱置難以籌集銀錢修繕。還請娘娘做主,此事是否需要再向外朝報備?” 大家都以為這件事的根源在于齊國交出質子后,大大減少了對魏國的貢奉。但是,卻忘了齊國沒有戰敗前,先帝又是怎么精打細算的。說到底,還是養壞了習慣,一味去依賴別人了。 “本宮也聽說國庫吃緊,開源節流已經成了勢不可擋的趨勢。咱們這些宮中的婦人算是走運的,一入宮便享受著齊國每年貢奉帶來的好處,所以很多地方也懈怠了。如今齊國減奉,咱們也該想想法子,別總指望著外朝,他們壓力也大。所以,依著本宮的意思,永安宮修繕之事,已經報備過,便無需再重復報備。同時,原先后宮中的繡房,該經營的還是經營起來。” 魏國是個尚武的過度,為了培養一支強大軍隊,軍費開支一直很大。而國內商貿氣息又不濃厚,重農抑商也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先帝在時,宮中本有一個繡房,常常招募技藝了得的繡娘,入宮刺繡。一來解決宮妃的穿戴問題,二來還可以拿出去賣,增加后宮收入。 可是,隨著齊國貢奉越來越多,這繡房也就閑置了。 今日,聽皇后的意思,是要重新開辦繡房。周尚宮原來也管理過繡房的工作,重辦倒是不難。只是,魏宮繡房技藝最精湛的那批繡工,如今已經四散在魏國之內。生死存亡,尚且不明。 若要招募新的繡工,那以前獨門的雙面繡、錯絲繡技法可就失傳了。賣出去的東西與市場上的無異,那就沒有什么生意可言。 周尚宮將自己的顧慮一說,皇后也眉頭緊鎖,畢竟從她入宮時起,就已經沒有了繡房。若要重建,還是得聽周尚宮這些女官的意見。 “周尚宮,你今日回去先寫個方案出來,明日再留下細商其中的困難。當然,這也只是本宮的想法,至于其可行性,還需要大家斟酌。” “喲,斟酌什么啊?” 皇后話音剛落,門外傳來一聲張揚的質疑。大家齊齊向門口看去,不是別人正是昨夜侍寢的宣夫人。說實話,景葙真的希望她不要出現,常言道眼不見心不煩,興許就是這個道理。可她宣夫人賀輕眉不僅來了,還這么高調的來。 不少嬪妃正等著看皇后怎么發落她,以往她也會來這么一出。可是從未向今天這么囂張,明知道皇后今早會穿紅色的衣裳,大家都避開了這個顏色。唯獨賀輕眉穿了一身紅衣,金線繡的花樣,也可謂富貴。 “如何,嬪妾這身衣服可好看?昨夜嬪妾就跟圣上說了,紅色穿在嬪妾身上老氣,可皇上就是要賞賜,還說是南楚新出的紋樣。”賀輕眉舉起衣袖,讓眾人好好的欣賞一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