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感受著腹部傳來的陣痛,妘知嫻知道自己的孩子即將出世了。為了齊國百姓,她滿心希望自己這一胎是個男孩。因為,齊國每年向魏國納貢已經達到黃金一千萬兩,白銀五千萬兩。這幾乎是齊國半年的稅收。再這么增長下去,老百姓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出于私欲,她多么希望肚子里的是個女孩。即便她要繼續背負著不能生下嫡子的皇后,這樣一個充滿嘲諷的稱號。或者,這一胎還是女兒,齊君就會廢了她。這樣一來,她也算是解脫了。 可是,這個孩子就是這么懂事。三十四歲的妘知嫻不出一個時辰就順利生下了他,穩婆抱到妘知嫻面前時,她顧不得冬月的寒冷,掀起孩子的襁褓看了一眼。 心中頓時冷至冰點,無論身邊的宮女怎么勸說,都止不住自己的眼淚。 是個皇子,中宮終于有嫡子了,齊國也終于有可以送到魏國的人質了。 面對這兩個天大的好消息,妘知嫻怎么也笑不出來。按照齊君的打算,滿月了就將孩子送走,這樣還可以省去一年的納貢。 “卿卿莫要多想,只當是生了個齊國的救星,送他走吧。”齊君并非鐵石心腸,他只是習慣了對妘知嫻冷漠。 這一次,是這個孩子不想走的。妘知嫻無意的一掀,嬌弱的孩子就染了風寒。盡管魏國的使臣已經進了齊都,也只能顯示出仁慈的一面,容這孩子在齊國養病,待痊愈后再啟程。表面上如此,實則是怕孩子死在半路,使臣兩邊不好交代。 弱子染疾,一病半載。 在這半年中,齊君曾來見過他三次。第一次,是在他滿月的時候,給他起了個乳名叫天奴兒。第二次,可能是齊君想了許久,終于給孩子想好了一個名字——晏南珽。第三次,就是孩子出發前,冊立他為太子的大典上。看罷那一眼,魏國的使臣便帶著晏南珽出發了。 半歲的皇太子,在他還沒記住父母容貌的時候,便被分離開來。白紙黑字寫著,太子加冠,齊國無異方可回國。看似有歸期,實則無歸期。這二十年,魏國會怎么對待這個太子,又能否容他活到加冠之年? 為了迎接齊國太子的到來,魏帝命人騰出興化寺旁的永安宮隆寶殿,這是魏宮里最偏僻的一處宮殿。鮮少有嬪妃入住,從來都是一個冷清的所在。此時,一群宮娥太監正在緊鑼密鼓的打掃永安宮。 “劉婼,你去把醉薇樓打掃出來。” 于一群人中,周尚宮一眼便盯住了擦地的劉婼。 劉婼溫順的抬起銅盆,斂裾出了隆寶殿的門。 “站住,你剛才怎么了?” “沒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