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管多么完美的幻境,在體驗多次后都會崩潰,這東西就是一種消耗品,當年創造幻境的那些先賢之所以要留下文獻,讓考古學家通過文獻解讀幻境,就是因為幻境有這種體驗次數。 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體驗者在進行幻境體驗時,他的“本心意識”會和“虛擬人格”不斷碰撞,最終令“虛擬人格”崩潰,以至于感悟符文徹底消散掉。 “你解讀出來的感悟符文都是什么品階的?”郭白石在最后詢問何征道,他已經重新恢復了淡定,差點被這小子給誆到了,5-024號文獻很難解讀,恐怕就算是余蕾會長都沒有能力一天時間就解讀出五份來,這小子今天耗了一天,大概中間放棄了幾次,最終只是創造出了幾份沒用的劣質符文吧。 “品階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那看來我的水平的確還不太行。”于是何征便語氣低沉的說道。 其他人紛紛露出釋然的表情,他們猜的沒錯,何征解讀出的應該就是劣質符文,只有這樣才合乎道理,他只是做出了一堆廢品而已……然后他們就聽到何征,帶著無比遺憾的語氣繼續說道:“我解讀出的感悟符文都是良好和上佳品階的,怎么努力就是沒辦法解讀出完美品階的?!? 我搞來搞去都是有缺憾做不到十全十美,水平果然不行啊。 “……”文獻室內的所有人,再一次陷入了那種呆滯的反應中,都是良好跟上佳的品階?還“就是”沒辦法解讀出完美品階!? 你聽聽,這是人話嗎??? 正常的考古學家,在對一個文獻產生足夠的熟悉感,確保能夠解讀成功后,成品通常也都是普通和良好,偶爾運氣夠好可能會解讀出上佳品階來,至于完美品階……很抱歉,在他們明石城考古工會內,除了余蕾有可能解讀出來外,其他人壓根就完全沒可能的! 何征維持著臉上那種有點茫然的“我不知道你們為什么這么驚訝”的表情,心里其實還是頗為快意的,他對于文獻解讀方面的確不太了解,一開始提到自己一口氣解讀出了五份時,并不清楚這個分量有多重,但看他們一個個見鬼了的表情就能猜到了,而說到品階問題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所保留了。 其實……他是解讀出了兩份完美品階幻境符文的,不過何征心想不能把氣氛搞的太僵,于是才說只解讀出了良好和上佳的品質,還一臉遺憾的說就是沒辦法解讀出完美品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