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徐大炮和徐二炮兩兄弟能順利歸案,得益于余歡水同志的見義勇為的行為,在這里,我代表警察系統,代表市局,對余歡水同志致敬,致謝。” 林躍被請到了臺上,面對下方攝像機鏡頭顯得很是“拘謹”。 后面發言臺肩章是兩杠兩星的警察站起來說道:“各位媒體朋友,我在這里向大家宣布,為了表彰余歡水同志見義勇為的英勇事跡,我局現授予余歡水同志嘉林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旁邊兩杠三星的警察遞過來一本證書,剛才說話的警察也把寫著十萬塊見義勇為獎金的牌匾拿給他,不過送鮮花的換成了那個穿白色外套的年輕人,電視劇里因為被徐大炮捅了一刀送進醫院,這里情況變了,年輕人現身新聞發布會對他表示感謝自然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咔,咔,咔,咔…… 連續按快門的聲音響起。 林躍、兩名警察,還有年輕人的臉定格在媒體記者手里的照相機鏡頭中。 少時,臺下一名女記者站起來采訪他。 “請問余先生,您現在的心情是不是特別激動?” 林躍點點頭,一副不敢直面女記者和攝像機鏡頭的樣子。 “當時您一個人面對徐氏兄弟是不是特別緊張?” “也緊張也不緊張。” “抱歉,我聽不懂您的意思。” “一開始我看到他掏出刀來,確實很緊張,后面就不緊張了,因為只剩害怕了。” “您那么害怕還能一口氣制服兩名歹徒,是不是以前練過搏擊一類的功夫?” “沒,當時我腦子一片空白,就想著今天要不是他們死就是我死,沒有退路,只能拼了。” “您可真勇敢。” …… 余歡水的事跡開始發酵。 嘉林電視臺、嘉林日報、嘉林在線,公共新聞網、百姓之聲…… 從傳統媒體到網絡媒體,從公交車、電梯廣告到商圈大型戶外顯示屏,不斷地循環播放他在警察局受訪時的畫面。 輿論界反響巨大,很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國家需要英雄,社會需要英雄,嘉林市也需要英雄。” 這是市里對嘉林市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說的話,也是給他的政治任務。 劉副臺長想了又想,決定把它交給新聞部老白去做,盡可能地深入挖掘余歡水見義勇為的事跡以及背后的故事,給這個突然出現在聚光燈下的時代小人物制造更廣泛的影響力和話題性。 在新聞部副主任位子上坐了十二年的白年康知道這是自己扶正的最后機會,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來構思后面的宣傳計劃。 他首先想到的是做一期訪談節目,這是觀眾們近距離接觸英雄,了解英雄的最佳窗口。 正是因為他的這個想法,甘虹收到了來自嘉林電視臺的邀請函。 但是現在,這封邀請函落在一個男人手上。 “甘虹,還記得余歡水他爸說的話嗎?我覺得你應該去,不,應該說必須去,無論是出于報復余歡水,還是拿回本該屬于你的房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