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唉!” 老道長聽著九叔的話,看著他那意懶心灰的神情,著實有些恨鐵不成鋼,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 “你呀...跟我來!” “師叔...” “不要那么婆婆媽媽的,跟我來!” 說著,便拉扯著九叔,向山下走去。 茅山,從古至今都不是平凡的地方,從最早的山靈水秀之地到后來的道家勝地,再由道家勝地變成了抗日根據地。 這個地方的故事,遠遠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述的清的。 在世人眼里,茅山最有名的景觀是端坐在茅山上的一座座宮觀建筑,因為這里是道家上清宗壇,有著無數玄奇的道法傳說。 但是在老道長的心里,茅山最為精華的地方,根本不在這茅山之上,而是在山下的那座紀念堂中! 一座簡樸而又不失莊嚴的紀念館里,來來往往的游客都自覺的脫帽駐足,沉默肅立,這里,便是修建在茅山的抗日紀念館堂了! “知道這是哪兒么?” 看著玻璃櫥窗里一張張慘不忍睹的照片,九叔沉默了。 燒殺搶奪,奸擄淫掠,畫面里記載的是一個國家的沉淪與災難,這一幅幅畫面,無時不刻的在向人們控訴著日寇的暴行。 九叔是和平年間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并沒有切身體會過或見識過戰爭給一個國家的人民帶來的災難。 他聽說過! 聽一眉道長講述過! 但也僅僅是聽過而已! 生活在資本主義的懷抱里,英格蘭對內地的態度,從來都是不遺余力的污名化。 九叔因為一眉道長的教育,好歹算是沒有斷了自己的根基,但要說國家曾經經歷過的苦難,九叔終究是欠缺感同身受的情感的。 而這也正是九叔無論怎么努力,始終無法超越一眉道長的原因! 一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淬煉,二脫離了華夏文化環境的熏陶,兩者相加,注定了九叔的成就永遠無法與一眉道長相提并論! 道教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根治于華夏的傳統宗教,脫離了華夏文化的根基,道教也只是一方無根之萍而已。 九叔正是因為缺少這些,才會陷入如今的心態窘境,無法自拔! 當初一眉道長的確也心灰意冷,但他從未如同九叔一般,有著自毀的念頭。 哪怕身遭囫圇,瀕臨死亡,一眉道長心里所思所想,仍舊是如何給一個傷害過自己祖國的國家一個深刻的教訓。 一眉道長從來沒有后悔過曾經針對日寇擺下的那座法壇。 即使自己的愛人遇害橫死,即使自己的孩子身遭陷害,前途無亮,他傷心過,牽掛過,但從來沒有后悔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