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首,聯軍祈降了!” “嗯?祈降?為什么?” 韓國上黨郡,郡守衙邸,一位眉頭有些陰沉的少年,手執毛筆,看著堂下的人,語氣有些不快。 “啟稟會首,趙國損兵折將,國力衰退,燕國違背六國盟約,出兵伐趙,聯軍已難以維系,無力征伐了!” 那少年聽聞此言,將手中的筆隨意一扔,起身伸了個懶腰,冷笑一聲,不屑的說道: “祈降?哼?師父怎么說?” 堂下那人執手一禮,恭敬說道: “先生說了,此間一切由會首一意而決!” 趙政聞言下頜微點,一副不出所料的模樣,昂首說到: “那就打! 戰爭什么時候開始,他們說了算!而什么時候結束,要看我們的意思! 告訴王將軍,繼續攻城,把新鄭拿下,某要將營帳,設到韓國都城去!” “喏!” 堂下那人正準備去傳令,忽然聽見外面有人說話。 “等等!” 門外,一道虛影一個閃爍,仿佛憑空出現在內殿之中。 趙政看見來人,連忙整理衣冠,恭敬一禮,沉聲問候道: “師父!” 王學斌看著身高不遜于自己的徒弟,心中滿是欣慰。 “你方才所言,我也聽到了,事有變化,戰事暫且擱置,你要立即隨我往咸陽一行!” 趙政聽到師父的話,沒有問為什么,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干脆的說道: “一切聽從師父安排!” 說完,扭頭看向了堂下那人,開言說到: “著令王將軍,暫緩攻城,以據守為要,許他機變之權,見機行事!” “喏!” 那人聞言,拱手一禮,見沒有其他安排,知趣的退下了。 “師父,可是咸陽有變?” 待到傳令官退下,趙政這才好奇的看向師父。 王學斌眉頭一揚,點了點頭,輕聲說道: “走吧,先去收拾東西,這里一切先交給王翦,咱們邊走邊說!” “是!” 三年前,王學斌帶著趙政,來到了天下激蕩的中心,函谷關。 那時,秦國已然接到消息,正在調軍備戰。 函谷關的守將正是百戰老將,王齕。 王學斌來到這里沒有廢話,直接出示虎符,接管了這里的防守。 關外實行堅壁清野,全部秦軍調往關內據守。 此戰的目的并不在于爭勝,而在于盡可能多的消滅六國聯軍的有生力量,為一統天下掃平障礙。 依據這個戰略,王學斌選擇了依托雄關駐守,不用任何奇謀妙計,實打實的來一場守城戰。 后來,聯軍三路伐秦,王學斌甚至還把王齕調到了其他戰場,將函谷關變成秦國的練兵之地。 三年下來,秦軍不僅打了勝仗,磨練出一只鐵軍,更有一批年輕的將領,嶄露頭角。 函谷王翦,長平蒙恬,竟陵項少龍,都在此次大戰之中大放光彩。 當然,其中最為耀眼的那個,還是要數王觀瀾之徒,秦王之子,趙政。 三年時間,趙政潛心跟在王學斌身邊學習屠龍術,不僅學有所成,更將屠龍術中的戰略戰術活學活用。 戰爭末期,秦軍東出函谷,攻城略地,便是在趙政的指揮下進行的,趙國軍神李牧,也命喪他手! 此役過后,天下再無人不知趙政之名! “咸陽有密信傳來,秦王大薨,呂不韋暫理朝政!” 趙政聽聞此言,眉頭一皺。 “密信?” 王學斌聽出了趙政的意味,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就是密信,朝中封鎖了消息,此事尚未傳開!” 趙政聞言沉默片刻,抬頭問道: “師父可知新君誰屬?” 王學斌輕笑一聲,看著趙政反問道: “你覺得呢?” 趙政想也不想,沉聲說道: “舍我其誰!” 王學斌聞言點了點頭,欣慰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