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魏國警覺,立馬從韓國撤兵,任用龐涓為將,起兵十萬,要與齊國決戰。 齊國領兵之人是孫臏,利用魏軍輕敵之心,擺下減灶計,于馬陵大勝魏軍,一戰殲滅十萬魏軍,太子申與大將龐涓戰死沙場。 至此魏國淪為二流強國。 魏國變法多年,貴族的勢力敗落已久,取而代之的是士這個階層。 魏國文風頗為興盛,當然,這里特指儒風。 此時的儒家并沒有被董仲舒閹割,血性的很,推崇的還是大復仇主義,講的是九世之仇,尤可報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思想。 此時的大梁城大街小巷里行走的都是氣度自矜,攜弓帶劍的君子們。 這里論政成風,經常看見一群儒生結在一起,談論治國之道。 還好,這里談到急眼也只是拂袖而去,不會真正的刀劍相對,要比趙國平和得多。 趙國自從胡服騎射開始,武風彪悍的同時也帶來的很多不和諧的地方,不像魏國,空氣里都彌漫著禮儀的味道。 “郎君,咱們在這里待幾天吧!” 善柔看著興致勃勃的王學斌,壓下了報仇的急切感,主動提議休息兩天。 “妹妹們也都趕了許久的路了,我們也好好休整一番!” 王學斌聞言回頭看了善柔一眼,擁住她,感受著心里涌起的溫柔。 “好吧,我們辦一處產業,報完仇以后,我們也可以來這里游玩!” 善柔看著王學斌,揶揄的問道: “郎君每到一處,先查當地民生,再看軍政格局,最后搜集文化典籍,乃是胸懷天下之輩,妾身又怎能拖郎君后腿呢?” 王學斌聞言哈哈一笑: “哈哈哈,習慣了,習慣了,為夫是操心的命,可不是什么胸懷大志之人,一個閑漢罷了!” “閑漢?觀瀾先生太過自謙了,您現在可是天下聞名之人,又有哪個閑漢能跟觀瀾先生相提并論呢?” 王學斌聞言看向聲音傳來的地方。 只見一輛夏篆停在一旁,夏篆是公侯的車架,這一輛夏篆以金玉為飾,素色輕紗帷幔遮掩著車上的人影,看著朦朦朧朧的。 “不知尊駕是?” 王學斌下了車,抬手一禮,皺眉問道。 夏篆上的人影,起身掀開帷幔走了出來,此人頭戴玉冠,一身黃白色的武士服,繡著魚鳥的紋飾,腳下踏著一雙黑色布靴,印著銀色絲邊。 其人氣度廓然,行走帶風,顯然身懷武藝。 觀其面容,膚白細膩,面容清秀,但是眉梢眼角之間盡顯英氣,十指纖纖,但卻有著一手老繭,骨肉均勻,但卻隱含著一股力量。 這人是王學斌見過的女人之中最英氣的,男人之中最秀麗的,真正的不辨雄雌之輩。 “本君龍陽君,在此處恭候先生多時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