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是一個復雜的個體,復雜之處就在于善與惡的交織。 善與惡是不可分割的兩面,一個人有多大的善面,就會有多大的惡念,善與惡對于人來說更多的是選擇,而不是天性! 王學斌以往的所作所為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偉光正的人物,他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尊老愛幼,胸懷寬廣,知恩圖報。 一切正面的詞匯在他身上都能找到影子,為了利益他人,甚至做到了不惜身命的地步,這樣的人絕對稱得上道德圣人了! 這樣的人可敬么? 不,很可怕! 人無完人,要是完美,那絕不是人! 一個沒有缺點的人是很可怕的,你想象不到他的心里隱藏著多大的陰影! 此時的王學斌就是如此,他紅若血染的雙眼盯著兩尊神靈。 這碗面引出了他積壓三十余年的陰影。 這陰影一經引發,就壓抑不住了。 此時的他,心里無比的悲觀,只想著要么找到答案,要么找個世界自我流放。 他的能力已經成了氣候,要是在現世世界爆發,那會引起一場動亂,這是他骨子里的善念能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菩薩,您能給我個答案么?” 王學斌即使在此時也保持了禮貌,并未造次。 菩薩嘆了一口氣,祂與食神早在發現王學斌的異狀時就放下了面碗。 這個面確實有著能勾起人回憶的功效,但是對于神靈來講,這點功效無法動搖他們的心神,最多就是增添一點宴飲時的趣味性,并無其他。 但這東西對于王學斌來說,不亞于穿腸毒藥,讓他想起了一直回避的問題,而且一發就不可收拾! “嗡嘛呢叭咪吽!” 觀世音菩薩面容肅穆,雙手合十,口中誦出六字大明咒。 天上的日光被烏云遮了起來,竹林里的紫竹無風自動,池中錦鯉也不住地躍動著,仿佛迎接著什么。 一道驚雷炸響,擊碎了他們頭頂的亭子,碎石四散而開,沒有絲毫落在亭子里。 狂風卷著一陣細雨刮了過來,直直的將王學斌淋了個透。 這不是雨水,而是法語甘霖,乃是菩薩的造化之功,有著洗滌身心的功效。 甘露將他澆醒了,他坐在石凳上,喘著氣,剛剛子彈時間不受他控制,自行發動了。 此時的他心里充滿著疲憊,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比賢者時間還要賢者時間,提不起一絲一毫的精力。 “不好意思,失禮了!” 醒過神來的王學斌再次把陰影壓入心底,他強打著精神像兩尊神靈賠了個禮,之后再次誠懇的問道: “菩薩,這是在下積壓已久的困惑,現在已經快要成為在下的心魔了,還望菩薩能為在下解惑!” 菩薩放下了雙掌,勸慰道: “施主!世界是無限的!我們的故事必然會被寫成小說,” 王學斌聞言身子一頓,沒有出聲,雙臂拄著桌子,雙手交叉,呼吸深沉。 菩薩繼續說道: “施主別灰心,你可別忘了,貧僧也是你在電影中看到的人物,但也是存在的,這并不沖突!” 一旁的食神也勸解道: “小兄弟,不要鉆牛角尖,我應化萬界,還看見過演我的事跡的的電影呢,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還是我,食神還是食神!” 王學斌看著已經晴朗的天空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