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也是段智興與歐陽鋒同意計劃的條件,他們雖然佩服王學斌,但是佩服不能當飯吃,沒有好處的事情誰會去做? 四人各自散去,等待著王重陽協經到來! ...... 重陽宮,年逾天命的王重陽看著手里的信件,感慨不已。 聽柳真人提起過王學斌。 當初柳真人給王學斌傳法的時候還給王重陽寫過一封信,解釋原委,王重陽也不曾在意。 雖說師父將傳道的任務交給自己,但他從來沒有制止過師兄傳承法脈,甚至還多次勸解過,讓他們留下傳承,但是師兄過不了自己的坎,從未收徒。 當聽聞師兄收徒的時候,他也很欣慰,他不希望因為自己,斷了師父的道統。 能有人傳承法脈,他舉雙手支持,至于什么文始真人之說,他并未當真。 后來,再聽聞此子就是吳游事件了。 初聞此事的時候他還愣了半晌,要知道,他一生多次抗金,都未成功,后來無奈之下才隱居到活死人墓。 這個師侄竟然把金國逼到了如此地步,實在是了不起。 他還聽聞師侄單槍匹馬闖入明教,屠戮一番之后,還能全身而退,可見師侄當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再聞師侄的名號就是這次了,這回他真切的體會到了師侄的厲害。 他此次華山論劍的目的是傳道。 他的全真派在北地依然大行其道了,他想要把道統傳到宋朝,傳到漢地,與龍虎山爭鋒。 這是他的傲氣,也是他的理想。 他打算著通過華山論劍打響名聲,力壓宋地高手,先在武林中打響名號,然后在一步步逼入龍虎山,與正一教爭鋒。 但是現在,這個師侄一番連消帶打,直接將比武較技變成了各個勢力之間的沖突,還在不聲不響之間為他規劃好了勢力范圍。 他認為這是師侄對他的警告,警告他在金國可以,來宋國不行! “呵呵呵。伯通,收拾一番,隨我去華山!” 現在,他是真的對這個師侄升起了興趣,打算去見識一番少年英杰的風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