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實王學斌心里明白癥結(jié)在哪。 他始終是生活在一個安定的時代,學拳終究不是為了安身立命,只是基于一種收集癖罷了。 就像他玩游戲,從來不在乎輸贏,只要里邊的人物或武器收集齊了就好,其他的隨便。 他學武也只是基于一種收集的癖好,當初他想要拜孫祿堂為師也是因為他查閱資料顯示,孫祿堂三大內(nèi)家拳全部融會貫通,才查的他的資料。 他對功夫始終少了那么一份熱誠,缺少那一份感動。 孫祿堂走在前院心里也說不上什么滋味,要說悲吧也說不上,畢竟教出這么一個聰慧的徒弟,要說喜吧也說不上,教出的徒弟并不是那么誠于功夫。 他去年曾讓他徒弟去游歷交流,結(jié)果他徒弟可好,一路回來,功夫?qū)W的不少,什么披掛、八極、地躺、三皇炮錘之類的學了一堆,竟然沒有跟人交過手。 一問才知道,王學斌一路金錢開道,每到一個地方,先是準備一份厚禮,奉上拜帖,那些武師畢竟拿人手短,便教他一招半式,他也不挑,見功夫就學。 碰上一些好為人師的,就連整套拳法都傾囊相授,臨走時還一直囑咐他常來。 這一通下來,國術(shù)界都知道了孫祿堂的這個武癡弟子,便是跟孫祿堂不對付的人對他這個弟子也不好說出什么惡評。 畢竟禮多人不怪嘛。 孫祿堂聽得是哭笑不得,原想讓徒弟一路打下去,但畢竟年紀大了用詞比較委婉,只說讓他去交流。 沒想到他弟子這么謙遜,一路金錢開道,學回來一堆手藝。 但是孫祿堂不知道的是,他的弟子南下挑了六家黑龍武道館,每次都是蒙頭去,進去就打,打完就跑。 最后所有的武道館都風聲鶴唳,開始備槍,王學斌這才消停。 這一路交流也是王學斌有意為之,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功夫能放不能收。 一路之下,他只能求學,不敢跟人交手,他曾試過,大腿粗的樹干,他兩腳就開裂了,一腳能將人踹出三四米,在那之后他就不太敢跟人動手了。 畢竟無冤無仇的,心里過不去,最后才決定拿武道館的人練手。 回到武館問了師父才知道是因為不誠的原因,他也不知道怎么解決,便繼續(xù)練了。 劍光霍霍,舞起來如同一匹白練。 他的劍法是下了苦功夫的,當初師父教他練劍時,曾在木樁上畫了五個硬幣大小的圓圈,讓他必須練到每一劍都刺中圓圈。 他天天練,刺壞了十來個木樁,直到能每次都刺中硬幣大小的圈,才停止。 然后又給了他一把香,讓他用香練,點著的,削,要削滅火不能削斷香,劈,要劈開香不能滅火,他足足練了兩年才有所成就。 現(xiàn)在他用劍如臂指使,指哪打哪。 練完劍,起身收勢,回到屋里收了劍,擦了擦汗,洗漱一下,又添了一件衣服,出得門來。 冬天的太陽升的晚,現(xiàn)在天還是一片黑,但是武館的人已經(jīng)活動起來,前院有幾個人一起站樁,他們也都是前來學藝的,但是還沒有收入門墻。 當初剛來北平的時候,師父的其他弟子也有不同意師父收他為徒的,因為這年紀差著輩分呢。 但是見他練過武后,就沒人反對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沙袋打的前后飛起,有這么個師弟也絕不算辱沒名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