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神魂緩緩下沉,水深十幾米,下方是層層的淤泥,李玄神魂散發,將流域范圍內,幾乎所有區域都盡數籠罩,仔細打探著。 暫時還沒發現那條古之遺脈,不過,在千百年來淤積的河床和泥層之下,倒是發現了兩件有意思的東西。 第一件是座鐵牛,至少幾千斤重,造型古樸粗獷,略顯兇惡,這是古時的鎮水獸,大概也有測量水深的功效,只是現在已然身陷泥濘。 李玄并非專業的考古人員,也不知此獸到底是什么年代,不過想來應該有不錯的考古價值。 他沒有打撈,除了這座鐵疙瘩之外,第二件東西,更是牢牢吸引了李玄的心神。 那是一座塔。 玲瓏塔。 塔身呈現出碧綠之色,如同一整塊翡翠雕刻而成,共七層,層層而上,卻也不高,也就一米左右,在漆黑地底顯得很是耀眼。 它周圍,全部都是堅硬的石塊,李玄可以看的出來,這里的地勢,從未變動過,已然有千萬年之久。 它坐落于石心,安然不動。 這里,已然是幾百米深的巖層之下,可以說是現代科技都無法探測到的地方,能下到這里的,必定是修行手段。 李玄當即靠近一些,認真觀察著這座塔,塔中沒有靈性,只是有一些微弱的靈氣,估計再過幾百年,也便會徹底消散了。 塔身上,刻著些米粒般的小字,李玄默默看著。 最上面是個兩個古字,類似于小篆的文字,李玄琢磨了好一會兒,才隱隱看懂。 這兩個字,一個是“秦”,一個“冰”。 這讓李玄不由想起都江堰的鑄造者,秦朝郡守李冰。 難道是源自于他? 這個字下面,還有另外的幾個字,像是論壇里保持陣型的回帖一般,整整齊齊排列著。 只是從筆法和字體來看,并非是同一個人所寫。 每個字,都代表一個名字。 第二行,是“漢”“張”,隸書所寫,法度嚴謹。 漢朝? 張陵? 李玄想了好一會兒,才想到這個名字。 這位歷史上的人物,確實是曾在青城山修行,創立五斗米教,也算是道家的發祥傳承源頭之一。 看到這里,李玄越發覺得有趣,繼續看下去,第三行,是“蜀”“亮”。 諸葛亮? 江邊茶樓上,李玄嘴角都不由翹起,面含微笑。 這樣的發現,當真是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這么多人,都在此處留名,不為外人所知,卻被玲瓏塔忠實記錄了,仿佛一條歲月的紐帶,與古人神交。 李冰到此一游。 張陵到此一游。 諸葛亮到此一游。 原來,你們也有這樣的惡趣味。 至于第四個人物,是“唐”,“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