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試探-《姑娘她戲多嘴甜》
第(1/3)頁
對鄺訴這個人,宋秩評價為“天生的商人”。
做買賣,究其根本是“低買高賣”,四個字而已,小兒都曉得。
可真正能把買賣做好、做大,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
士農工商,商人有錢,商人也有他們的困難。
想要做出名堂來,只靠老老實實地倒手,肯定不行,得打交道。
與買家、賣家,以及,官府衙門。
鄺訴把上上下下的關系都打點得能明白,當然,這不是說宋秩就拿了鄺訴多少好處,而是鄺訴給他歸德府出了不少力氣。
納稅從不含糊,他生意做得大,歸德府收的稅銀也不少,同時,鄺訴采買的莊子鋪子,生意興榮了,他們也能順順利利把每年該交的交出來,不用衙門上費心。
再者,捐善堂、資助學生、開倉救濟下窮苦百姓……
在官府眼里,鄺訴簡直就是商人中的英杰。
若每個做買賣的,都和鄺訴這樣,衙門省事,百姓也高興。
宋秩洋洋灑灑夸了鄺訴有一張紙,然后,在這張紙的末端,話鋒一轉。
依宋秩的說法,旁人來問,他就說這些了,但問的人是霍以驍夫婦,大抵是霍大人要問,那他就再多說幾句。
宋秩與鄺訴相交,自然研究過這商人的發家史。
鄺訴能有今日,他背后靠著的是沈家。
這倒不是宋秩污他,而是,鄺訴與他的往來,本身就帶著幾分目的。
鄺訴曾試探著與宋秩提過,讓他順從沈家,如此才能在官途上更進一步。
宋秩珍惜自己的烏紗帽,他在歸德府當頭頭當得挺開心的,根本不愿意摻合皇上與沈家之間的那點兒事,就當沒聽懂,含糊應付了。
這狀況,宋秩這些年一直咽在肚子里,也就是沈家倒了,他現在能夠說出來了。
信上還寫了,鄺訴前幾個月把家眷都遷到了京郊,因為他老母病了,京郊一鎮子里有個擅長醫治這病的老大夫,他無法把人請去歸德府,干脆一家都搬來。
看完后,溫宴把信折好,收到信封里。
鄺訴的主子是沈家,那他娶盞兒的因由就不得不讓人多思量思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