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送-《姑娘她戲多嘴甜》
第(1/3)頁
禮官捧雁先行。
霍以驍跟在后頭,走到案前,從禮官手中接過了這對雁,放在案上。
溫子甫上前行禮。
一連串的議程,皆諳熟于心。
宅子大門外,門欄已經卸下,方便轎子進到院中。
桂老夫人定睛看著那轎衣。
禮部官員們苦思冥想、設計出來的適合今日迎娶的轎衣,老夫人先前就讓溫子甫去詢問過,再回來一一告知與她。
這會兒,她就照著看,看上面的刺繡花紋是不是和先前說好的一樣華貴精致。
越看,老夫人的心里就越滿意。
轎身還是用的舊例,雕刻繁復又精美,一層層貼金,用的都是江南的老手藝。
這些工序,費工費時,原就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趕出新的來。
禮部在轎衣上做了不少文章。
只看那轎簾上的龍鳳呈祥,就用了不知道多少金銀線。
聽說,禮部先前斟酌過是不是換一種喜慶紋樣,還想讓高錄珧去問一問霍以驍,最后還是杜泓摸著胡子說,江南姑娘出閣,用“龍鳳”的多得去了。
這是前朝留下來的習俗。
各種傳說都有,傳得最廣的,是前朝某一位皇帝與一江南姑娘的故事。
故事以遺憾收尾,但皇上定下了江南姑娘上轎之時不用避諱的規矩。
江南人家口口相傳,亦有落于筆墨上的。
前朝已是往日云煙,但習俗留了下來。
又是大喜之事,本朝建都臨安后從沒有限制過,附近江南地界的喜事都是如此操辦的,待遷都之后,江南山高皇帝遠,越發不會有人管了。
而北面的新都卻刻板著,除非皇親嫁娶,否則不用龍鳳。
杜泓推江南舊例出來,溫宴祖籍臨安,左右正正合適,又合了皇上心意,又不算違了霍以驍的想法。
不管是用什么由頭,這轎衣看著就讓桂老夫人心花怒放。
年紀大了,最清楚的就是人得與自己妥協。
降了一等,也比其他人華貴,且溫宴以后有的是更晉一步的機會。
宅子雖小,根本沒有法子和定安侯府比,可總不能從臨安出閣,讓霍以驍南下親迎吧?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現在這樣,也是風光無限。
吉時到了,溫宴要上轎了。
在禮官的指引之下,溫宴趴在了溫辭背上,由長兄背出門去。
第(1/3)頁